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粃滓的意思、粃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粃滓的解释

犹糟粕。《新唐书·杨嗣复传》:“才者自异,汰去粃滓者,菁华乃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粃滓(bǐ z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层含义的词汇,既指具体的物质残留,也常用于抽象层面的比喻。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本义:谷物杂质

  1. 粃:指子实不饱满的谷粒,即空壳或瘪谷。《说文解字》释“粃”为“不成粟也”,强调其无食用价值。
  2. 滓:本义为沉淀的渣屑,引申为杂质、废料。

    组合义:泛指谷物中的空壳、碎屑等无用杂质。例如清代文献中“筛去粃滓”即描述粮食加工时剔除杂质的过程。


二、引申义:糟粕或卑劣之物

该词在古籍中常以比喻形式出现:

  1. 指低劣无用的事物:如《晋书·孙绰传》批评虚浮文风:“虽粃滓犹可陶铸”,喻指糟粕尚可改造。
  2. 喻指品德卑劣之人:明代《玉镜新谭》以“清除粃滓”暗指铲除奸恶之徒,赋予道德批判色彩。

三、现代用法与近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中“粃滓”的使用频率较低,但仍有两点需注意:

  1. 保留本义:在农业或传统工艺描述中仍指物理杂质(如米糠、谷壳)。
  2. 比喻侧重“无用杂质”:区别于“糟粕”(强调废弃部分),更突出“混杂其中的有害或无价值成分”。例如:“剔除文化中的粃滓”指清除混杂的劣质内容。

四、古籍用例

《晋书·卷五十六》:“粃滓虽微,秽清风者多。”

(释义:糟粕虽微小,但玷污纯净之风的危害甚大。)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粃滓"词条:定义及古籍引例。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粃”字释义。
  3.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五十六:比喻用法实例。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滓”字引申义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粃滓”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糟粕或低劣的事物/人,形容毫无价值的部分。该词最初源于古代农业,指农田中废弃的麦秸、杂草等杂物,后引申为对人或物的贬义描述,如《新唐书》中提到“汰去粃滓者,菁华乃出”,比喻剔除无用之物后保留精华。


读音与构成


使用场景

  1. 形容事物:指残渣、废弃物,如“茶滓”“矿滓”。
  2. 形容人:比喻品德低劣或能力不足者,如“社会粃滓”。
  3. 文学比喻:常见于古籍,用于强调“去粗取精”的过程。

注意事项

别人正在浏览...

晻晻百日咳保见人陂湖禀量綳杠比德不广谗慝晨景刍秣唇齿之邦次男刺芡村庐大备电化教学调体东山法门东箱动心骇目端洁对籴多级火箭放船凤毫凤轿凤喈佛印佛祖富汉孤迥和正欢洽贾长头荐至嘉虞近鄙锦绘开莅连玺离袂柳叶曲纳屦踵决狞丑溺信蠯蜃漆车砌台鹊罏曲宥森翳砂丁神骥出枥实患四危提顿脱手弹丸温生絶裾习辞斜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