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絶编的意思、絶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絶编的解释

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絶。"后因以"絶编"为孔子读《易》的典故。2.犹绝学。3.犹残编。

详细解释

1.《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读《易》,韦编三絶。”后因以“絶编”为 孔子 读《易》的典故。《陈书·周弘正传》:“ 东鲁 絶编之思, 西伯 幽忧之作,事逾三古,人更七圣。”

2.犹绝学。《晋书·皇甫谧传》:“求絶编於天籙,亮我躬之辛苦。”参见“ 絶学 ”。

3.犹残编。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絶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絶编”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本义指竹简编连的绳子断绝,后引申为勤学苦读的典故。该词典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絶。”其中“韦编”指串联竹简的熟牛皮绳,“三絶”形容绳子多次断裂,体现孔子研读《周易》的勤勉程度。

在《汉语大词典》中,“絶编”被释为“穿联竹简的皮条断绝”,《辞源》则标注其典故属性,强调其特指孔子读《易》的勤学典故。现代汉语使用中,该词多用于文学语境,如章炳麟《谢本师》中“稽古立事,犹絶编而乗鼎折足也”,借古喻今强化表达力度。

需要注意,“絶”为“绝”的繁体字,当代书面语通常写作“绝编”。该词属于生僻用典词汇,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但在学术研究、历史文献解读及文学创作领域仍具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絶编”(jué biān)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1. 典故来源
    源自《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研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断裂(“韦编三绝”)。因此,“絶编”常被用来代指孔子勤学《周易》的典故,体现刻苦钻研的精神。

  2. 引申含义

    • 绝学:指濒临失传的学问或技艺,如《陈书》中提到“东鲁絶编之思”,即强调孔子思想的传承意义。
    • 残编: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献,如宋代张淏用“絶编坏简”形容古籍的残破状态。
  3. 现代用法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技艺或知识达到极致,无法再提升”,但这一含义在其他文献中较少直接体现,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建议:具体语境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指向,古典文献中多与勤学、古籍相关,现代使用需注意语义演变。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史记》《陈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贬谤渤鞮海不集材实彩藻饬谨春曦楚墟带下顶括括访覃佛手改是成非杠毂胳膊拧不过大腿韩柳欧苏黄蜂豁齿奸弊嶕峣积毁销骨计勘禁封日军鼓巨识廊飡朗诣莲府立眉竖眼柳泉露琼慢戏毛目郿坞盟载明良潘鱼僻郡霹雳砧评工记分普度群生鮂鲉取平牲腯鼠遁顺悌松垮垮隋文帝踏罡礼斗韬光隐晦田壤通试为行武经七书相发相嵌下稍翕敛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