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钦恤的意思、钦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钦恤的解释

见“ 钦恤 ”。


亦作“ 钦卹 ”。谓理狱量刑要慎重不滥,心存矜恤。语本《书·尧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南朝 宋 刘彧 《宽刑诏》:“朕务存钦卹,每有矜贷。” 唐 白居易 《止狱措刑策》:“至若尽钦恤之道,竭哀矜之诚,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此五者恤刑之法也。”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赐钦恤刑狱敕书表》:“臣与被德音,当宣上意,惟尽哀矜之理,庶符钦恤之心。”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况奉钦恤詔,正当蠲涤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钦恤”是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及使用场景: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构成
    由“钦”与“恤”组成:

    • 钦(qīn):表示敬重、尊崇,如“钦佩”。
    • 恤(xù):指同情、怜悯,如“体恤”。
      组合后字面意为“因敬重而同情”,多用于表达对他人悲痛遭遇的共情。
  2. 法律术语
    在古代司法语境中,特指理狱量刑时慎重不滥、心存怜悯,强调对刑罚的审慎态度和人文关怀,源自《尚书·尧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的治国理念。


二、历史应用与文献依据

  1. 经典出处
    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要求执法者以敬畏之心对待刑罚,体现“慎刑恤民”思想。

  2. 历代实践

    • 唐代:白居易提出“尽钦恤之道,竭哀矜之诚”,将之纳入“恤刑五法”。
    • 宋代:曾巩在奏表中强调“符钦恤之心”,要求官员量刑时兼顾法理与人情。

三、例句与用法


四、现代意义

如今“钦恤”多用于历史或法学研究,强调古代司法中“慎刑”与“仁政”的结合,是中华法系“德主刑辅”思想的典型体现。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钦恤》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钦恤》是一个动词词组,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表示同情、怜悯、慰问或支持。

拆分部首和笔画

《钦恤》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心,分别位于左右两边。《钦恤》共有12画。

来源

《钦恤》这个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其中“钦”指的是对皇帝特别尊敬或崇敬,而“恤”则表示对困苦、痛苦或不幸的人的关爱和抚慰。因此,《钦恤》的原意是皇帝对受苦受难、急需帮助的人的仁慈行为。

繁体

《钦恤》的繁体字为「欽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钦恤》的写法稍有变化。钦字的旧写法为「欽」,恤字的旧写法为「憪」。

例句

1. 政府对地震灾区的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钦恤活动。

2. 他深感被社会钦恤和关怀,因此决定回报社会。

组词

1. 同情:对别人的困境或痛苦感到同情。

2. 怜悯:对别人的不幸或痛苦感到怜悯。

3. 慰问:对遭受困难、不幸或疾病的人表示关心和问候。

近义词

1. 慰问

2. 怜悯

3. 同情

反义词

1. 冷漠

2. 忽视

3. 漠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