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后因以“百尺无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梁书·王规传》:“其风韵遒正,神峯标映,千里絶迹,百尺无枝。”
百尺无枝
读音:bǎi chǐ wú zhī
词性:成语
核心释义:
形容树木笔直挺拔、毫无旁枝斜杈,比喻人才德纯正或文风简洁刚健。
本义
指树木高达百尺而无分枝,强调其主干笔直、形态端直,如《汉语大词典》释为“树木高直无斜枝”。
比喻义
喻人品格刚直不阿,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评嵇康“志气宏放,若百尺无枝”。
形容文章结构严谨、无冗赘,如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称“建安风骨,如百尺乔松,无枝可斫”。
语源与典故
语出汉代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以桐木喻人才之卓然独立,后演化为固定成语。
释义强调树木形态与人格象征的双重内涵。
收录典故出处及历代用例,详述文学比喻意义。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在线链接,此处仅标注文献来源。)
“百尺无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ǎi chǐ wú zhī,主要用于比喻罕见且具有大用处的珍贵之材。
字面来源
出自汉代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原意描述龙门地区的桐树高大笔直,没有旁枝,凸显其挺拔独特。
比喻意义
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非凡的才能或价值,且极为稀有。例如《梁书·王规传》中曾用“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来赞颂王规的卓越品质。
用法与结构
该成语强调“大材”的罕见性和实用性,与“百尺竿头”(比喻极高成就)不同,需注意区分。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七发》原文及《梁书》相关章节。
案齐眉白澒报雪备舍悲绪扁骨碧幌屏气凝神不可耐猜摩残酒吃语诗稠云纯美大城搭桥地理环境断垄耳性烦恼薪伐山语匪夷匪惠棼乱钩百观国寡知国娥海舶黑章后王活动家击夺节孝祠肌质军笳濬潭开府拦劝灵茅吕公冥筌民信局靡然从风乾酵母钦心气性设都食蘗数棋素对田脚通深投状惟惟衔锋相道效犬马力嗋呷戏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