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尺无枝的意思、百尺无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尺无枝的解释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后因以“百尺无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梁书·王规传》:“其风韵遒正,神峯标映,千里絶迹,百尺无枝。”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百尺无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ǎi chǐ wú zhī,主要用于比喻罕见且具有大用处的珍贵之材。

详细解释:

  1. 字面来源
    出自汉代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原意描述龙门地区的桐树高大笔直,没有旁枝,凸显其挺拔独特。

  2. 比喻意义
    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非凡的才能或价值,且极为稀有。例如《梁书·王规传》中曾用“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来赞颂王规的卓越品质。

  3. 用法与结构

    • 词性:中性成语,可作宾语或定语,多用于褒义语境。
    • 结构:紧缩式,年代为古代。

补充说明:

该成语强调“大材”的罕见性和实用性,与“百尺竿头”(比喻极高成就)不同,需注意区分。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七发》原文及《梁书》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百尺无枝

《百尺无枝》是一个成语,用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一无所长、一事无成的状态。

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可以拆分为【百】【尺】【无枝】。其中【百】字为部首,意为数目的概念;【尺】字为部首,表示长度的概念;【无】为部首,表示没有的概念;【枝】为部首,表示植物的概念。

《百尺无枝》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相传,古代有位名叫杨修的人,他年轻时非常聪明,才华出众。一次,他途经一片茂盛的树林,目睹树木密密麻麻,枝繁叶茂,于是心生自惭形秽之感。他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经过这片树林时,他发现所有的树枝竟然被风吹落,树木光秃秃的,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杨修对此深感启发,从此以后,用“百尺无枝”形容描述自己没有成就的反思。

《百尺无枝》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百尺無枝」。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汉字写法更为繁复,笔画数量较多。《百尺无枝》在古代的写法是「百尺皆無枝」,共计九个笔画。

以下是一个使用《百尺无枝》的例句:

他虽然博学多才,但在实践中却表现得惨不忍睹,真可谓是百尺无枝。

一些与《百尺无枝》相关的组词有:无能为力、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与《百尺无枝》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一穷二白、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与《百尺无枝》意思相反的成语有:百发百中、如鱼得水、大展宏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