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厘的意思、板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厘的解释

指定例的捐税。《清续文献通考·征榷十九》:“( 光绪 五年)又奏准 河南 清化镇 药材釐金,向由行户包交,谓之板釐。”《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赋税》:“此外有……板釐捐,活釐捐,所徵甚鉅,报解寥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板厘,是清代及民国初期中国厘金制度中的一种特定税目,主要针对木材等以“板”为计量单位的货物征收的通过税或交易税。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定义与性质

    板厘是厘金的一种,属于货物税范畴。它特指对运输或交易的木材(尤其是锯成板材的木材)按其数量(如“板”数、体积或价值)征收的税项。其核心含义是“按板材征收的厘金”,是地方政府在常关、厘卡等处对过往木商课征的商业税之一。

  2. 历史背景与厘金制度

    厘金制度始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最初是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饷而设,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商业税。板厘作为其中的细分税种,反映了该制度对不同商品分类征税的特点。它主要在木材产地、集散地或运输要道征收,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3. 征收方式与对象

    征收板厘通常是在木材运输过程中,于水路或陆路的关卡(厘卡)进行。税吏根据木材的种类、规格(如板材的厚度、长度)、数量(板数或体积)或估值,按照一定税率(如值百抽一,但实际税率复杂且不统一)征收现金。征收对象主要是从事木材贩运的商人(木商)。

  4. 与其它厘金的区别

    厘金名目繁多,板厘区别于其他厘金的关键在于其特定的课征对象——木材(板材)。例如,“活厘”(或“行厘”)指对运输中货物征收的通过税,“板厘”可视为“活厘”在木材品类上的具体化。而“坐厘”(或“板厘”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指落地交易税)则指对坐商在销售地征收的交易税。

  5. 影响与废除

    板厘与其他厘金一样,因其重复征收、税率不透明、胥吏中饱私囊等问题,增加了商品流通成本,阻碍了商业发展,广受诟病。随着近代税制改革,厘金制度最终于1931年被国民政府正式废除,板厘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板厘”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历史税收术语(主要含义)

根据清代文献记载,“板厘”指指定例的捐税,尤其与药材贸易相关。例如:

二、其他可能含义

  1. 成语解释(存疑) 有来源提到“板厘”作为成语,比喻事物精确牢固(如木板与铁钉结合),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与方言或现代引申义相关。

三、字面拆分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判断词义。若涉及历史经济领域,优先采用税收相关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襃表不硋布策部集才儁插座澄空宠存打手式调子滴沥订道凤采鸾章伏从告贷軱戾过甚寒房河涌喝盏回舛慧眼识英雄静密近于迥汉籍戎均籴踞住客身克孜尔千佛洞款辞来复日凉素连三漏穷鲁文在手马嚼铁马侩闷棒名副其实明教不变瞑闻磨耗漂落乔模乔样起名轻军清廉全权容臭椉云四荒八极条形寤合相仿相效飨孤项珠献尊嚣庶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