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厘的意思、板厘的详细解释
板厘的解释
指定例的捐税。《清续文献通考·征榷十九》:“( 光绪 五年)又奏准 河南 清化镇 药材釐金,向由行户包交,谓之板釐。”《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赋税》:“此外有……板釐捐,活釐捐,所徵甚鉅,报解寥寥。”
词语分解
- 板的解释 板 (⑥闆) ǎ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诏书:诏板。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硬得像
- 厘的解释 厘 í 小数名,百分之一:厘米。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
网络扩展解释
“板厘”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历史税收术语(主要含义)
根据清代文献记载,“板厘”指指定例的捐税,尤其与药材贸易相关。例如:
- 河南清化镇的药材厘金(商业税)由行户包交,称为“板厘”。
- 与“活厘捐”并列,属于清代地方杂税的一种征收形式。
二、其他可能含义
- 成语解释(存疑)
有来源提到“板厘”作为成语,比喻事物精确牢固(如木板与铁钉结合),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与方言或现代引申义相关。
三、字面拆分
- 板:指硬质片状物(如木板、门板),或音乐节拍。
- 厘:计量单位(百分之一),如厘米、厘升。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判断词义。若涉及历史经济领域,优先采用税收相关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板厘》这个词是指一种计量单位,常用于衡量贵重物品的重量或价值。下面给你提供一些与《板厘》相关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板厘》由木部和函数部组成,共有6个笔画。
来源:《板厘》一词最早源自南宋时期的经学著作《夷坚志》,后来逐渐流传至现代。
繁体:《板厘》在繁体中写作「板釐」。
古时候汉字写法:《板厘》在古代常以更加繁复的形式写作「板枲」或「刳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简化成现代的写法。
例句:1. 这块玉石价值连城,每《板厘》都是珍贵的。2. 老祖宗留下的字画,每一《板厘》都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组词:板厘石、板厘金、板厘分、板厘衡、板厘货等。
近义词:公分、克拉、毫格等。
反义词:千克、米、升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谤诽碧铜采掠财资朝黻斥駡吃闷词义打花代位淡不淡丹岑裆襦兑准二陕飞凤靴氛妖负负管家婆贵真荒乐会课豁达嘉茂角子家破人离杰笔极量近地点镜中鸾进化论酒兵老规矩立地玛尔噶幕官那落迦凝噎破零三乱青箬请示囚首丧面人急偎亲入宦乳鸦三花脸杉槁少子使酒四休居士谈笑有鸿儒提揭恸切魏妃涡盘綫路销渴霄月下狱息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