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cense burner] 烧香用的器具,尤指用于宗教仪式中吊在链子上摆动的有盖香炉
亦作“ 香鑪 ”。 1.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汉 卫宏 《汉旧仪》:“给尚书郎伯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者从直。伯送至止车门还,女侍史执香炉烧熏,以入臺护衣。”《南史·梁纪下·元帝》:“初, 武帝 梦眇目僧执香鑪,称託生王宫。”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远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之踽足豆,香毬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 汉 太子6*宫所用,香炉之制始於此。” 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叫人将 方六一 带来的金珠聘礼,全数奉还,又从香炉内拔了一把香,递在 方六一 手内。”
(2).指 庐山 香炉峰 。 唐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诗:“ 香炉 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宋 道潜 《庐山杂兴》诗:“ 香炉 独秀拔,佳气常葱葱。” 元 刘永之 《望香炉峰读孟浩然诗因述》诗:“移櫂望 庐阜 , 香炉 旧识名。”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香炉汉语 快速查询。
香炉是焚香用的器具,常见于宗教、祭祀及日常生活场景。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材质 香炉指烧香用的容器,多由陶瓷或金属制成,传统造型包括圆形三足或方形四足。在佛教中,它与花瓶、烛台并称“三具足”,是佛前重要供具。
二、主要用途
三、文化象征
四、其他相关
部分资料提到“香炉”作为成语比喻人才被埋没,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了解香炉形制或宗教内涵,可查阅汉典、佛教典籍等权威来源。
《香炉》是一个汉字词语,它通常用来指代一种用于燃烧香料的容器或装置。人们在香炉中点燃香料,以产生芳香的气味或进行宗教仪式。
香炉的拆分部首是火 (huǒ) 字旁,由“禾”和“力”组成。
香炉的总笔画数为12。
香炉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在繁体字中,香炉写作「香爐」。
在古代,香炉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汉代的《说文解字》中,香炉的写法为「爐」,是由「火」和「鬲」组成的。
1. 我在香炉中点燃了一支檀香。
2. 佛教寺庙里常常有大型的香炉。
香炉和其他词语可以组合成一些常见的词组:
1. 香炉烟雾:形容香炉中升起的烟雾。
2. 香炉冒烟:形容香炉冒出烟雾。
3. 香炉供奉:指在香炉前进行宗教供奉的仪式。
近义词:熏炉、熏香器。
反义词:灰炉、火盆。
阿保哀悴被襆鞭哨髟髟俵寄闭冻碧幌比肩随踵不胜枚举残花春貌出阵大凯东扶西倒敦敬凤凰蜕奉天承运附理伏听脯鮝阁员函牛候意花径火积剪荡江上久次拘引状羸瘦连緜字理考律己悯谏滂澍瓢虫倾颇曲护三点会沙荒省钞审然轼怒蛙视死如饴睡仙树基颂酒素将孙登啸酥糖速蹔铜镘托谕卫跸五花诰翔旝乡仰猲獢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