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密八音的意思、遏密八音的详细解释
遏密八音的解释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词语分解
- 遏密的解释 .指帝王等死后停止举乐。《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遏,絶;密,静也。” 孔颖达 疏:“四海之人, 蛮 、 夷 、 戎 、 狄 ,皆絶静八音而不復作乐。”
- 八音的解释 .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
网络扩展解释
“遏密八音”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
字面含义
- “遏”指阻止,“密”意为寂静,“八音”代指古代八类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统称。合起来表示“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归于寂静”。
-
引申含义
- 旧时特指帝王去世后,举国停止娱乐活动以示哀悼,后也用于形容国家元首逝世的情景。
出处与用法
- 典籍来源:最早出自《尚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描述尧帝去世后,百姓哀悼三年,停止奏乐。
- 语法结构:动宾式成语,可作谓语或定语,如“当遏密八音之际,未得耳聆目赏”(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 现代应用:多用于书面语,含庄重色彩,如柳亚子诗句“奉梓南归四载迟,遏密八音寄哀思”。
相关扩展
- 近义词:“八音遏密”(主谓式结构,语义相同)。
- 文化背景:古代礼制中,音乐与政治密切相关,帝王丧期禁乐是“礼”的重要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该成语的历史渊源、语义演变及使用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遏密八音》一词是指限制音乐的禁令。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遏密八音》的部首是辶和言,总共包含12个笔画。
- 来源:该词源于中国历史上实行音乐限制的一个时期,被称为“遏密八音”。这是指明朝(1368年-1644年)时期,明代皇帝朱棣(即明成祖)颁布的一道法令,禁止民间使用宫商角徵羽五声以外的其他音调进行音乐演奏。
- 繁体:《遏密八音》的繁体字为「遏密八音」。
- 古时候汉字写法:目前所用的《遏密八音》写法与古代相差不大,基本上相同。
- 例句:在明代历史上,由于《遏密八音》的实行,民间音乐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
- 组词:没有与《遏密八音》直接相关的组词。
- 近义词:音乐限制、乐律压制
- 反义词:音乐自由、乐律开放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北海油田并赃拿贼长跂朝出夕改澄涤赤牒纯丽赐号促狭鬼登堂颠斤播两敦睦邦交二次污染物方寸凤胫粉骨碎身覆诞腐陋钩阑沆茫灰礮灰土将胸比肚教泽积滞记志极众框子雷琴冷眼立家离堂砺志迷君密栗摩敦魔祟頩颊平头奴子欺世惑众乞臧羣姓让枣推梨软线射雕神仙尉神禹碑设象时辰牌释缚太仪探抽嘽敦讨平恬虚听説听道铜蟾通选汙垢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