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动能定理的意思、动能定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动能定理的解释

描述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合外力对物体做多少正功(或负功),物体动能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动能定理是经典力学中的核心定理之一,描述了物体动能变化与外力做功的关系。

定义与公式

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 $$ W{text{总}} = Delta K = frac{1}{2}mv{text{末}} - frac{1}{2}mv_{text{初}} $$ 其中:

核心含义

  1. 标量性:动能定理仅涉及功和动能的标量计算,无需分解力的方向,简化复杂运动(如曲线运动)的分析。
  2. 因果关系:总功是动能变化的唯一原因。若总功为正,动能增加(如物体被加速);若为负,动能减少(如摩擦力使物体减速)。
  3.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不涉及相对论效应);
    • 适用于任何力类型(恒力、变力均可);
    • 需在惯性参考系中使用。

应用场景

注意事项

示例

一辆质量为 ( 1000 , text{kg} ) 的汽车以 ( 20 , text{m/s} ) 行驶,刹车后滑行 ( 50 , text{m} ) 停止。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做功 ( W = 0 - frac{1}{2} times 1000 times 20 = -200,000 , text{J} ),可进一步求出摩擦系数。

网络扩展解释二

动能定理(Dòng Néng Dìng Lǐ)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成正比。我们来拆分一下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动能定理》的部首是“动”(dòng),由“云”(yún)和“力”(lì)组成;“能”(néng)的部首是“月”(yuè)和“力”(lì);“定”(dìng)的部首是“宀”(mián)和“示”(shì)。 《动能定理》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它最早出现在牛顿的经典力学领域中,用来描述物体由于速度改变而产生的动能变化。 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字形的变化。在繁体中,《动能定理》的字形会比简体字更为复杂。例如,简体字中的“动”(dòng)在繁体字中会写作“動”,字形更为繁复。而《动能定理》的繁体字形则保持了这种复杂的特点。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动能定理》的古代写法可能有一些差异。然而,对于这个具体词汇的古代写法没有明确的资料可供参考。 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句来更好地理解《动能定理》的用法。例如,“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成正比。”又如,“动能定理证明了能量的守恒定律。” 与《动能定理》相关的组词有动能转化、动能守恒等。而与它近义的词汇有动量定理、功率等。反义词可能是动能消散、动能损失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暗蔽百揆边韶笥镈师赤文储光羲慈恩代人淡蒙蒙低俗低心下意动荡渡桥凡侣返照肥墽飞云掣电攻理功一美二国无宁日豪大还丹换届灰灭简俭节鄂极欢鯨鱏籍书久策戢羽峻巘扛大活课舡狂逸罗丹鲁阳回日麻烦马骑镫免丧蓬岛签补牵钩敲敲打打乞两亲当矢石奇志热力学第二定律日杂容标荣怀史君子收成说不上来廋语帷户微讥武夷君翔麟紫邪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