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铭刻。 唐 韩愈 《答张籍》诗:“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鐫铭。” 唐 司空图 《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礭化莫雕刻律疏》:“必期字字鐫铭,种慧牙而不竭,生生亲眷,遇胜会而同闻。”
“镌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方面综合解释:
本义
指在金属、石器等硬质材料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的行为。其中“镌”意为雕刻、凿刻,“铭”指刻于器物上的文字(如墓志铭、座右铭),二者组合强调通过刻写实现长久保存。
引申义
比喻事物或经历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需深刻铭记于心。例如:“镌铭教诲”表示将教导牢记终身。
使用场景
经典例句
唐代司空图《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礭化莫雕刻律疏》中“字字鐫铭”一句,即强调逐字刻写并铭记的严谨态度。
该词兼具物理雕刻与精神铭记的双重内涵,常见于文学或正式语境中。
《镌铭》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镌”和“铭”两个字组成。以下是对这两个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的详细解释。
1. 镌:镌字的拆分为“廓”和“金”。其中,“廓”是指長廊,表示其形象;“金”是指金属,表示其材质。镌的部首是“金”,它的总笔画数是16。
2. 铭:铭字的拆分为“釒”和“名”。其中,“釒”是指金属,表示铭刻的对象;“名”表示意义、名声。铭的部首是“金”,它的总笔画数是13。
《镌铭》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国语·楚语》一书中,形容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用来铭记或纪念重要的事物。
在繁体字中,“镌”和“铭”分别为「鑑」和「銘」。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镌字的古代写法为「鐫」,铭字的古代写法为「銘」。
以下是一些使用《镌铭》这个词语的例句:
1. 在纪念碑上镌刻了他们英勇献身的名字。
2. 这个戒指上铭刻着两人的名字和重要的日期。
组词:铭文、镌刻、铭记、镌刻家
近义词:铭刻、刻文、纪念、纪念品
反义词:忘却、遗忘、抹去、删除
腌臜混沌扳陷宝鸡市北魏不当産莳晨暝酬诺垂曜初秋村翁敌偶繁柯浮湛连蹇工蜂宫月过逾诃诋黄教花饰胡志明揃落贱疏纪检脊膂金刚不坏身经济作物竫言机微絶续珂衞控名责实矿朴雷气联步辌车两手料想历史唯物主义六笙辇致攀延凭眺强食弱肉乞火人全浊羣机逡速塞规设客水浇地输效苏麻檀柘头目頽垣败壁伪端雾岚衔报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