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风度,品格。《世说新语·赏誉》“ 王丞相 云:‘ 刁玄亮 之察察, 戴若思 之巖巖’”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戴儼 字 若思 , 广陵 人。才义辩济,有风标锋颖。”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清 顾炎武 《过张贡士尔岐》诗:“緇帷白室覩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
2.形容优美的姿容神态。 宋 文同 《再赠鹭鸶》诗:“颈若琼鉤浅曲,骰如碧管深翘。湖上水禽无数,其谁似汝风标。”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斜軃翠鸞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暎着云屏一半儿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弹词》:“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 昭君 增妍丽,较 西子 倍风标。”
3.标识。《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4.风格。指作家、作品的特色。《太平广记》卷二一一引《唐画断·王维》:“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具生,而风标特出。”
5.指风向器。
关于“風標”的详细解释,综合不同语境可分为两种主要含义:
一、古汉语中的文学化表达()
风度与品格
指人的气度风范和内在修养,如《世说新语》注引《晋书》用「风标锋颖」形容戴俨的才情与锋芒,唐代杨炯诗句「风标自落落」则展现洒脱气节。
优美的仪态
宋代文同《再赠鹭鸶》以「颈若琼钩浅曲」描绘鹭鸶优雅姿态,引申为对人物神态的赞美。
象征性标识
古代可指代旗帜、标记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如风向指示物。
二、现代气象学术语()
指测定风向的仪器,由不对称构造的物体与垂直轴组成,通过阻力差异转动指向风源,广泛应用于气象监测、风力发电等领域。例如机场、农田中常见的箭头状风向标。
两种含义分别源于文学比喻与科学实用场景,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古籍中多用于赞美人物品格或自然之美,现代则偏向物理仪器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