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镌銘的意思、镌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镌銘的解釋

銘記;銘刻。 唐 韓愈 《答張籍》詩:“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 唐 司空圖 《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礭化莫雕刻律疏》:“必期字字鐫銘,種慧牙而不竭,生生親眷,遇勝會而同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镌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方面綜合解釋:

  1. 本義
    指在金屬、石器等硬質材料上雕刻文字或圖案的行為。其中“镌”意為雕刻、鑿刻,“銘”指刻于器物上的文字(如墓志銘、座右銘),二者組合強調通過刻寫實現長久保存。

  2. 引申義
    比喻事物或經曆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需深刻銘記于心。例如:“镌銘教誨”表示将教導牢記終身。

  3. 使用場景

    • 描述需要永久保存的文化載體,如碑文、器物題詞(如紫砂壺镌銘);
    • 表達對重要事件、教訓的深刻記憶,如韓愈詩句“垂誡仍鐫銘”。
  4. 經典例句
    唐代司空圖《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礭化莫雕刻律疏》中“字字鐫銘”一句,即強調逐字刻寫并銘記的嚴謹态度。

該詞兼具物理雕刻與精神銘記的雙重内涵,常見于文學或正式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镌銘

《镌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镌”和“銘”兩個字組成。以下是對這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的詳細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镌:镌字的拆分為“廓”和“金”。其中,“廓”是指長廊,表示其形象;“金”是指金屬,表示其材質。镌的部首是“金”,它的總筆畫數是16。

2. 銘:銘字的拆分為“釒”和“名”。其中,“釒”是指金屬,表示銘刻的對象;“名”表示意義、名聲。銘的部首是“金”,它的總筆畫數是13。

來源和繁體

《镌銘》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國語·楚語》一書中,形容刻在金屬或石頭上的文字,用來銘記或紀念重要的事物。

在繁體字中,“镌”和“銘”分别為「鑑」和「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镌字的古代寫法為「鐫」,銘字的古代寫法為「銘」。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镌銘》這個詞語的例句:

1. 在紀念碑上镌刻了他們英勇獻身的名字。

2. 這個戒指上銘刻着兩人的名字和重要的日期。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銘文、镌刻、銘記、镌刻家

近義詞:銘刻、刻文、紀念、紀念品

反義詞:忘卻、遺忘、抹去、删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