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隶字的意思、隶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隶字的解释

(1).即隶书。《晋书·卫恒传》:“ 秦 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汉 因行之,独符、印璽、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临淄 人发古塚,得铜棺,前和外隐起为隶字。”《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又以赴急速官府刑狱间用之,餘尚用篆,此天下始用隶字之初也。”参见“ 隶书 ”。

(2).指楷书。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隶”字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本义:奴隶

“隶”最初指古代被役使的底层劳动者。《说文解字》释:“隶,附箸也。从隶,柰声。”本义为附属、被奴役者,特指失去人身自由、隶属于主人的奴隶。例如“奴隶”“隶役”均承此义。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二、引申义:隶属与附属

  1. 动词:归属

    表示从属关系,如“隶属”“直隶”(直接管辖)。《康熙字典》引《增韵》:“隶,仆隶也,贱人也。又隶属。”

    来源:《康熙字典》(同文书局影印本)

  2. 名词:差役或下属

    古代官府中地位低微的差役,如“皂隶”“隶卒”。后泛指下属人员,如“部隶”“隶人”。

三、汉字字体专称:隶书

“隶”指汉字书体“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来,形成于秦代,盛行于汉代。《辞海》释:“隶书,汉字字体之一……笔画方折,结构简化,为楷书前身。”其名称源于“徒隶”(下层官吏)为书写便捷所创,故称“隶书”。

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七版)

四、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隶”主要用于“隶属”(从属关系)及“隶书”(字体名称),本义“奴隶”仅存于历史语境或特定词汇(如“奴隶制”)。

总结

“隶”字核心含义围绕“附属”与“被支配”展开,从奴隶制度延伸至行政隶属关系,并成为重要书体名称,承载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隶”是一个多音多义汉字,主要含义如下:

一、字源与基本解释

二、读音及含义

  1. 读作 lì:

    • 名词:
      • 奴隶/仆役:旧时指地位低下、被奴役的人,如“奴隶”“隶仆”(, )。
      • 衙役:特指封建时代的差役,如“皂隶”“隶卒”(, )。
    • 动词:
      • 附属:表示从属关系,如“隶属”“直隶中央”(, )。
    • 字体名称:
      • 隶书:汉字书体之一,由秦代程邈在小篆基础上简化而成,又称“八分体”(, )。
  2. 读作 dài:

    • 动词:
      • 通“逮”:表示“追捕、及至”等动作(, )。

三、其他信息

总结来看,“隶”字既有历史演变中的动作含义(抓捕),也包含社会阶层(奴隶、差役)、字体文化(隶书)等丰富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安重败挫标显惨无天日趁搭刺棹寸步躭误澄泥砚短矲翻披烦狱浮淖负袠杆菌攻疗乖方光合作用鬼谷还田鸿隙陂黄独歡国挟赤讲斤头金罂计日可待旧防拒冬开枱旷劫兰月凉了半截门下史泥炭攀柏貔貍贫不学俭丕振俏俐青城客邛邮泣涕七言律诠疏捎带脚胜出食客使钱时直师祖熟会祀纪讨捕突发完坚猥诸侯渥耀五时衣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