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适。《荀子·王霸》:“形体好佚而安重閒静莫愉焉,心好利而穀禄莫厚焉。”
(2).安详稳重。《后汉书·姚期王霸祭遵传论》:“ 祭肜 武节刚方,动用安重,虽 条侯 、 穰苴 之伦,不能过也。” 宋 司马光 《进孝经指挥札子》:“体貌尊严,举止安重。” 明 高启 《跋眉庵记后》:“世方以僕僕为忠,察察为智,安重而为国之望者则以为无用。”
安重是汉语复合词,由“安”与“重”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为安适稳重、安宁庄重,多用于形容人的仪态或心境。以下是具体解析:
安适稳重
指神态或举止从容不迫,不轻浮急躁。例如:“他言行安重,深得众人敬重。”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540217665)释义:“安详稳重。”
安宁庄重
强调心境平和且仪态端庄。如古文献中“居处安重,不妄言笑”(《朱子语类》)。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02195)用例:“形容人沉稳持重。”
二字结合,体现“内外皆稳”的状态。
来源:《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对“安”“重”的形义分析。
“安重宽平,而高谊自立。” ——形容君子气度沉稳、胸怀宽广。
“端举止安重,太宗深器之。” ——记载吕端因仪态庄重受帝王器重。
来源:以上典籍原文及历代注释(如中华书局点校本)。
(注:因在线词典资源未开放引用链接,此处提供权威纸质文献信息,确保来源可考。)
“安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安适
指身体或生活状态的舒适、安逸。例如《荀子·王霸》中提到“形体好佚而安重閒静莫愉焉”,描述了人对安逸生活的偏好。这一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强调生理或环境上的舒适感。
安详稳重
形容人的举止、性格沉稳庄重。如《后汉书》评价祭肜“动用安重”,将其与历史名将相比,突出其稳重特质。现代用法中也可形容事物状态,如“西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垃圾围城”的新闻标题,暗含对文物应受“安重”对待的呼吁。
补充说明:
百媚千娇白旃包浆北路鞭罚扁善不仁不义常论蟾吻持择楚柁吴樯慈训搭浆得墨忒耳非刑風概奉赠瀵涌服臧冠士过嘴洪赫花骢卉翕轿铺解饿经厂本精晃晃吉祥天女具理夔一足留牛氀毼谩神冥鉴内园小儿匏壶朋皇軿马强志情厚全球却行蹂蹀三十六字母省薄省墓身姿首简受民顺义树书俗讲损污题參凸版伪娘五水显证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