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躭误的意思、躭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躭误的解释

亦作“ 躭悮 ”。耽搁延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是必小心休迟滞,莫躭悮!”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一折:“纵把 荆州 索取来,也须虑道躭误孩儿怎的好。”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与其惩既往之躭误,孰若慎将来之责成。”《白雪遗音·银纽丝·母女顶嘴》:“糊涂老双亲,噯哟,躭误我正青春。” 清 陈维崧 《琐窗寒·本意闺情》词:“蔚蓝天一派鴈程,年年躭悮肃关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躭误”是“耽误”的异体字写法,两者在现代汉语中含义相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指出“耽”是规范用字,“躭”属于异体字,现多用于书法或古籍场景。该词的核心含义为:因拖延、耽搁而导致错失时机或产生不良后果。

从汉字构形分析,“耽”由“耳”和“冘”构成。《说文解字》释“耽”本义为“耳大垂也”,段玉裁注疏说明该字后被假借作“躭”,承载“延迟、滞留”的引申义,如《诗经·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即取此引申义。

在现代语境中,“耽误”多用于以下场景:

  1. 时间延误:如“暴雨耽误行程”(《现代汉语词典》)
  2. 机会错失:如“犹豫耽误商机”(《汉语大词典》)
  3. 责任未履:如“值班耽误工作”(《新华成语词典》)

权威典籍中,《汉书·五行志》已有“耽乐怠事”的警示性用例,印证该词自古带有负面评价色彩。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特别强调该词多指“因自身过失造成的延误”,与客观因素导致的“耽搁”存在语义差异。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网页版;汉典zdic.net《说文解字》注疏;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躭误”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耽搁延误,即因拖延或阻碍导致事情未能按时完成。其异体写法为“躭悮”(见、)。

  2. 结构拆分

    • 躭:同“耽”,意为“拖延、沉溺”。
    • 误:指错误、妨害,引申为“耽误”(见、)。

二、古籍例证

  1. 金代《西厢记诸宫调》
    “是必小心休迟滞,莫躭悮!”(意为:务必小心不要拖延,别耽误!)。
  2. 明代《条陈蓟镇练兵事宜》
    “与其惩既往之躭误,孰若慎将来之责成”(强调因延误追责不如提前防范)。

三、使用提示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西厢记诸宫调》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逸逸蟦蛴禀从逼晩不及事不正之风持书虫鱼学传福打耗得其所哉冬裘夏葛斗粮耳鬓相磨番阏奉事枫天枣地俛首各持己见;各执所见公生明归计果必过虑贺禀黄毛菩萨懽喜徽称讲平交臂齑葛几舄局身愧窘賫盗梨园行乱道毛笋明质念叨黏胶纤维强宗棋客蛩响憩宴镕写弱小上半身上苍山口疏镂思想包袱颂赞讨析铜人往蹇来连倭堕怃然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