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砚的意思、澄泥砚的详细解释
澄泥砚的解释
古砚名。以水澄结细泥烧制而成。 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砚谱》:“作澄泥砚法:以墐泥令入于水中,挼之,贮于瓮器内,然后别以一瓮贮清水,以夹布囊盛其泥而摆之,俟其至细,去清水,令其乾,入黄丹团和溲如麪,作一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荫乾……烧一伏时,然后入墨蜡贮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亚于石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 江 南 李氏 有澄泥砚,坚腻如石,其实陶也。” 宋 李之彦 《砚谱·诸州砚》:“ 虢州 澄泥, 唐 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 清 钮琇 《觚賸·石言》:“澄泥歛色,雀瓦销英。”
词语分解
- 澄的解释 澄 é 水静而清:澄莹。澄酒(淡酒)。澄汰。澄澈。澄湛。澄廓。澄清。澄碧。澄净。澄静。澄明。 澄 è 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澄清。澄沙。澄泥浆。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澄泥砚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属于“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砚,其名称和制作工艺均具有独特内涵:
一、基本定义
澄泥砚是以澄洗后的细泥烧制而成的非石质砚台,得名于其制作工艺中的“澄泥”步骤。其质地细腻如石,硬度高(以刀划无痕),敲击有金属声。
二、历史地位
- 起源:始于汉代,唐代被列为贡品,虢州(今河南灵宝)澄泥砚曾为顶级代表。
- 四大名砚:自唐代起与端砚、歙砚、洮河砚齐名,合称“三石一陶”。
三、工艺特色
- 原料:多取黄河渍泥,经淘洗、绢袋过滤、沉淀数年获得极细泥料。
- 烧制:入窑高温烧成砚砖,再雕刻成型,需控制火候使砚体致密。
- 装饰:可烧制出朱砂红、鳝鱼黄等颜色,常浮雕山水、人物图案。
四、独特优点
- 发墨佳:细腻表面不损笔毫,墨汁均匀。
- 耐保存:贮水不涸、积墨不腐,严寒不结冰。
- 稀缺性:清代工艺曾失传近300年,上品古砚现存稀少。
注:关于“澄泥砚”是否成语的问题,权威资料均显示其为实物砚台名称,非比喻性成语为低权威信息,此处不采纳。
网络扩展解释二
澄泥砚是一种传统的文房四宝,用来研墨的砚台。下面给您详细解答关于《澄泥砚》的问题:
- 意思:澄指的是清澈透明,泥指的是黏土。澄泥砚即指用特定的黏土制作而成的砚台。
- 拆分部首和笔画:《澄泥砚》的拆分部首是石(砚)、氵(水)和土。根据不同的字典,它的笔画数在19-23之间。
- 来源:《澄泥砚》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最早见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新编千字文》。
- 繁体字:《澄泥砚》的繁体字为「澄泥硯」。
- 古时候汉字写法:《澄泥砚》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比如「砚」的古代写法是「硯」,「泥」的古代写法是「兩」。
- 例句:我购买了一块澄泥砚,它的质地细腻,磨墨效果非常好。
- 组词:澄泥砚可以组成许多和砚台相关的词汇,如研墨、砚池、砚磨等。
- 近义词:澄泥砚的近义词包括岩砚、石砚,它们都是指用石材制作的砚台。
- 反义词:澄泥砚的反义词可视为非石材制作的砚台,如木砚、竹砚。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您的要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