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礼图的意思、礼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礼图的解释

指《三礼图》。 宋 郑樵 《<通志>总序》:“今之祭器,出於《礼图》,徒务説义,不思适用,形制既乖,岂便歆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礼图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解析

“礼图”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度的专有名词,其核心指代古代礼仪制度的图像化记录。根据《汉语大词典》定义,“礼”为规范社会行为的仪制,“图”为图形或图谱,二者结合形成“礼图”,特指以图文形式记载礼仪规范、器物形制及仪式流程的典籍。例如宋代聂崇义编纂的《三礼图》,便是通过绘图与文字注解还原周代礼制的重要文献。

从内容构成分析,礼图包含三个层次:

  1. 器物图谱:详细绘制礼器(如鼎、簋)的形制、纹饰及使用场景,参考《周礼注疏》对祭器规格的记载;
  2. 仪式流程图:呈现祭祀、朝觐等活动的步骤与空间布局,如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对舆服制度的图解;
  3. 礼制考据图:学者通过考据复原的古代礼制模型,如清代江永《礼书纲目》中的方位示意图。

在学术价值上,礼图兼具文献考证与实证功能。东汉郑玄注《三礼》时已强调“图以佐经”,而现代考古发现(如战国曾侯乙墓器物)亦证实礼图记载的准确性。这一概念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级制度及艺术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意义。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8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 聂崇义《三礼图集注》,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3. 《皇朝礼器图式》故宫博物院藏本
  4. 江永《礼书纲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点校本
  5.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2014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礼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文献背景具体分析:

  1. 基本文献含义
    指《三礼图》,即古代注解《周礼》《仪礼》《礼记》的图谱类文献,用于图解礼制、礼器、礼仪等。例如宋代郑樵在《通志·总序》中提到祭器形制源于《礼图》,但因脱离实际而失去实用性。

  2. 作为研究方法
    礼图不仅是文献类型,更是一种通过图像辅助理解礼学经典的方法。其特点包括:

    • 形象化表达:将文字难以描述的礼节、器物转化为直观图像;
    • 补充文意:完善经典中未详述的细节,如《仪礼》中的器物陈设;
    • 实践导向:与礼学注重践行的学术传统相契合。
  3. 当代价值
    礼图文献蕴含古代礼治思想,如规范社会行为、塑造道德准则等,对现代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仍有借鉴意义。

  4. 其他释义
    部分词典提及“礼图”作为成语,表示“以礼待人,不伤害他人形象”,但此用法在权威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与原义存在混淆。

礼图的核心含义围绕《三礼图》展开,既是古代礼学研究的图像化工具,也是礼制实践的重要载体。其学术价值在当代礼学复兴背景下愈发凸显。

别人正在浏览...

白金三品宝奁胞胎长鲸饮沉李浮瓜翠靥打单大河丹窦大战调猱抵拄逗宿椟丸发绺房中乐工商户官都光范诖误汉钟离鸿露涣烂胡踹尖脑壳静閟敬事不暇禁加尽礼金轴疾日畯民考课令尻门子寇警黎杖録公明畅捻度傩礼披麻拷全粹阙落热锅气仁草轫车筛春眚烖省劄释愤守捉四果宿雾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退鱼稳脚享祀险戏小草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