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帝 时所铸三种银合金钱币。《史记·平準书》:“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復小,撱之,其文龟,直三百。”《资治通鉴·汉武帝元狩四年》:“又造银锡白金三品:大者圜之,其文龙,直三千;次方之,其文马,直五百;小者椭之,其文龟,直三百。”
“白金三品”一词包含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引申义综合理解: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发行的三种银锡合金货币,主要用于缓解财政危机。具体形制如下:
该货币因虚值严重(实际价值远低于面值),导致民间盗铸泛滥,最终成为汉武帝打击豪强、填补军费开支的工具。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顶级品质”:
历史含义的权威性更高(源自《史记》《资治通鉴》等文献),而现代引申义可能为语言演化产物,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如需完整资料,可参考《史记·平准书》或汉代经济史相关研究。
白金三品是一个固定搭配的词语,由“白金”和“三品”组成。
“白金”一词的拆分部首是“白”,拼音为bái,笔画为6;而“三品”则分别是“三”与“品”,分别拼音为sān和pǐn,笔画分别为3和9。
“白金三品”一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制度。古代宫廷中分为九品官职等级制度,官员分为九等,分别称为“九品芝麻官”。而“白金三品”原指等级制度中的最高三个品级,也就是最高位的官员。
繁体字“白金三品”为“白金三品”。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白金三品”可以写作“白錠三品”。
1. 他以优秀的工作表现和出色的个人品质被评为白金三品。
2. 成为白金三品需要多年的努力与积累。
白金四品、白金贵宾、金品银品、白银三品等。
最高品级、最高位、顶级。
末位、最低品级、底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