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松柏之属。 汉 张衡 《冢赋》:“曲折相连,迤靡相属,乃树灵木,灵木戎戎,繁霜峩峩。”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故非英非蘂,非香非馥。而珍跨仙草,宝踰灵木。” 胡之骥 注:“ 张平子 《西京赋》曰:‘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薛综 注曰:‘神木,松柏之属。’” 明 林鸿 《同郑二宣江上泛舟》诗:“猿禽相叫啸,灵木共清苍。”
(2).神异的树木。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
(3).即冥灵。传说中的长寿木名。 宋 苏轼 《斋日致语口号》序:“虽 絳县 之老人,难穷甲子;如 楚 南之灵木,莫计春秋。”参见“ 冥灵 ”。
“灵木”一词在古籍和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综合不同来源的解释如下:
松柏类树木的统称
最早见于汉代张衡的《冢赋》:“乃树灵木,灵木戎戎,繁霜峩峩”,此处“灵木”指松柏等常青树木,象征高洁与坚韧。
神异的树木
南朝鲍照在《芙蓉赋》中以“超四照於灵木”形容具有灵性的奇异树木,常用于描写仙境或奇幻场景,如“珍跨仙草,宝踰灵木”(江淹《灵丘竹赋》)。
传说中的长寿木“冥灵”
宋代苏轼在《斋日致语口号》序中提到“楚南之灵木,莫计春秋”,引用《庄子》中“冥灵”(一种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长寿神树)的典故。
补充说明
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获取更权威的文献例证。
《灵木》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灵”和“木”两个部分构成。
拆分部首:灵木=火+稍木
“灵”部的笔画数:9画
“木”部的笔画数:4画
《灵木》这个词来源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蒹葭》:“蒹葭之鹿,斯文执瞿。莛狁之羔。”其中,“蒹葭”比喻忠贞的女子,“斯文执瞿”的意思是像灵活的鹿一样行动,“莛狁之羔”意指忠诚的羔羊。而后来的演变演化成“灵木”这个词。
《灵木》的繁体写法为「靈木」。
古时候《灵木》也可以写作「靈林」。
1. 在深山中有一片茂盛的灵木林。
2. 他的心底生出一股神秘的灵木之感。
1. 灵木瑶琴
2. 灵木香炉
3. 灵木山水
1. 神木
2. 灵感之木
1. 死木
2. 枯木
安辔魃蜮拔赵帜鬓朵并命丑宝蹙鞠點定迭观讹兽繁杂忿戾分守要津搞好睾然龟年寒垧好躭躭画鹿轓漶漫话中带刺挥楚甲勅金科玉篆科条渴暍棱鳀连鴈灵相马步院麪蠒弥远密坐匿空牵红乔吉琼翰栖憩球刀诠注去水攘步人誉软轮三沐三薰身丁钱霜芬霜桧术家书题曙钟粟土天假其年天年吞哀托戒畏肃无愆五噎闲言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