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精良锐利;精悍勇猛。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故沉閭渟钧,精劲之良也,而不以击,则朝菌不能断焉。”《旧唐书·牛仙客传》:“ 仙客 所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皆如 希逸 之状。”《宋史·韩琦传》:“ 中山 兵,精劲冠 河朔 。”
(2).指精悍勇猛的部队。 清 李渔 《意中缘·借兵》:“专望你提精劲,救娉婷,锄梟獍。”
(3).精妙遒劲。 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秋毫精劲,霜素凝鲜。”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伏捧十一月十七日病告中所遣书教,笔墨精劲,慰諭曲折,深开忧灼烦苦之抱。” 清 彭绩 《息庵翁传》:“翁童子日,以磨墨侍祖书,学作点画精劲,祖奇之,授以法。”
“精劲”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精良锐利;精悍勇猛
指器物或人物的锐利、勇猛特性。
指精锐部队
特指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精妙遒劲
多用于形容书法、艺术作品的笔力或风格。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例句或现代用法,可参考汉典(来源6)或相关文学研究资料。
精劲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精力充沛、有力、有活力的状态。它可以形容一个人精神饱满、干劲十足,也可以形容一件事物充满活力、有强大的力量。
精劲的拆分部首为米(米字旁),其中“精”部由米和心组成,“劲”部由米和力组成。整个词共有10笔。
精劲作为一个词语,其来源并无具体的历史渊源。繁体字中,精劲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中,精劲的写法略有不同。古代常用的写法是“精”字的下方加上“力”字,组合形成“精劲”。另外,“劲”字在古代也可写为“勁”。
1. 他每天早上练习跑步,精劲十足地跑了五公里。
2. 这辆赛车的发动机动力非常精劲,轻松达到了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
1. 精力:形容人或事物有充沛的活力和能量。
2. 精神:形容人的思维清晰、精力充沛,或物体具有活力和生气。
3. 劲头: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劲头强大。
1. 精神饱满
2. 有活力
3. 充满力量
1. 疲惫不堪
2. 无力
3. 倦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