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腰的意思、龙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腰的解释

(1).借指龙身。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龙腰蟠故国,鸟爪寄层巔。” 施元之 注:“ 庾仲雍 《九江记》: 建业 宫城, 孙权 所筑,昔 诸葛亮 劝都之,云:‘ 钟山 龙蟠, 石城 虎踞,有王者气。’ 权 从之。”

(2).琴名。 明 陶宗仪 《琴笺图式》:“龙腰, 鲁 谢涓子 作,腰间作半月形,三絃如七絃之音。”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琴心曲》:“﹝ 陈云伯 ﹞赋《琴心曲》云:‘此时珠斗影阑干,囊住龙腰不再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腰"是汉语中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 "龙"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异生物,《说文解字》释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来源:许慎《说文解字》);"腰"指躯干中段,《玉篇》注为"身中也"(来源:顾野王《玉篇》)。组合后本义指龙躯体的中部,如明代《徐霞客游记》记载"山势蜿蜒若龙腰"(来源: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二、建筑术语 在风水学说中特指建筑结构的核心支撑部位,清代《阳宅十书》载"宅基龙腰处宜实不宜虚"(来源:蒋大鸿《阳宅十书》),强调建筑中段稳固性。北京故宫太和殿的藻井构造即符合"镇龙腰"的传统营造法则(来源: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三、地理特征 多用于描述山脉走势,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记福州城北"龙腰山,形如卧龙之腰"(来源: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三》)。该用法延续至今,福州现存宋代摩崖石刻仍保留"龙腰"古地名(来源:福州市文物局《福州摩崖石刻精粹》)。

网络扩展解释

“龙腰”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借指龙身

  1. 基本解释
    该词常用来比喻山脉、地势或事物的蜿蜒形态,如苏轼诗句“龙腰蟠故国”,即以“龙腰”形容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如龙身盘踞,突显其雄伟气势。这一用法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作为力量与权威的象征,常用于诗词中的意象表达。

  2. 诗词引用
    例如宋代潘佑的“只因骑折白龙腰”,暗喻神话中白龙的形象;苏轼的“瘦皮缠鹤骨,高顶转龙腰”则通过“龙腰”与“鹤骨”的对比,描绘山势的刚柔并济。

二、古琴名称

  1. 琴的形制
    明代文献记载,“龙腰”是一种古琴,由鲁国谢涓子制作,其特点是琴的腰部呈半月形,三根弦却能发出类似七弦琴的音色。

  2. 文学中的象征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以“囊住龙腰不再弹”表达对琴音的珍视,侧面反映此琴在文人雅士中的特殊地位。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或陶宗仪《琴笺图式》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昂黛暗纠安绥刍粮楚艘词掖东诸侯斗艳争辉二进宫纺锭法义非薄风略符台供电锅房国际音标蚝白恨不得恨相知晚洹水呼儆湖色监铨结言疾风彰劲草急健鸡鸣犬吠獍枭矜救近昵铿镪顿挫冷流乐奏留侯买上嘱下农业辟若轻春青箱传学清裕棋艺人面兽心人我是非扫地舍近求远生产力饰面手长疏遗恫鳏岏岏巍然不动温柔体贴舞词弄札五花爨弄相契小单于小事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