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月宫。 明 刘基 《霜叶飞·七夕》词:“堪恨桂闕 姮娥 ,乘云驂雾,便踏龙尾先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移时,见 白生 候於门,握手入,见簷外清水白沙,涓涓流溢;玉砌雕阑,殆疑桂闕。”
“桂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基本释义
由“桂”和“阙”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桂花树装饰的宫阙”,常用于诗词中代指月亮上的宫殿,即月宫。例如:
文化意象
“桂”源于神话中月宫有桂花树的传说(如吴刚伐桂),“阙”则象征高耸的宫殿,两者结合凸显月宫的清冷与神秘感。
少数文献(如)提到“桂阙”可代指皇帝居所,取“桂树象征吉祥,阙代表权力”之意。但这种用法较为罕见,多见于古代对皇权的比喻性描述,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学作品。
《桂阙》是一个汉字词汇,意为“月亮在桂树上升起”。这个词用于形容月亮的美丽景象。
《桂阙》的部首是木,拆分成部首和字根两部分。
桂:木 + 田 + 一,共9画
阙:木 + 厶 + 夕 + 二,共12画
《桂阙》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南朝陈梁武帝陈德明的《桂阙中歌》中,赞美宫廷之美。后来,这个词又多用于文学作品中描写月亮的美景。此外,桂阙也是指古代皇宫或行宫。
在繁体字中,桂阙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以下是桂阙的一种古时候汉字写法:
桂:某 + 月
阙:木 + 厶 + 夕 + 尺 + 小
月色如桂阙,明亮而庄严。
故宫的宏伟建筑使人联想起桂阙华丽的风景。
桂花、阙廊、阙楼、阙皇
桂馥、桂花之夜、皓月当空
乌云满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