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粗疏失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班 乃自説:‘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今恐祸故未已,輒来啟白,幸蒙哀救。’”
“旷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解释:
“旷拙”意为粗疏失当,指因疏忽或能力不足导致的处事不当。
旷(kuàng):
拙(zhuō):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四:
“班乃自说:‘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
此处描述因言辞粗疏失当导致灾祸,体现行为与后果的关联。
更详细字义可参考汉典对“旷”和“拙”的解析,或《搜神记》原文。
旷拙(kuàng zhuō)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粗糙、简陋、不精细。它描述的是某物的外观、质量或者工艺粗糙不完善。
旷(kuàng)的部首是日字旁,旁边是光。它有5画。
拙(zhuō)的部首是手字旁,旁边是出。它有9画。
旷拙是两个独立的词汇,旷和拙,合并起来形成了一个表示粗糙不完善的意思。旷拙的字面意思是“旷野之中的拙草”,表示粗糙不成熟的样子。
旷拙的繁体字是曠拙。
在古时候,旷拙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旷的古体字是广,表示广泛的意思;拙的古体字是子,表示拙朴的意思。
1. 这把木椅看起来十分旷拙,连个坐垫都没有。
2. 他的绘画技巧还很旷拙,需要更多的练习。
3. 这间小屋虽然旷拙,但是仍然很温馨。
旷野、旷达、拙劣、拙笨、拙计等。
近义词:粗糙、简陋、拙朴。
反义词:精细、完美、精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