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弦乐器上的转轴。 唐 杜牧 《张好好》诗:“繁絃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
(2).关键;枢纽。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作文须题外立意》:“ 东坡 常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便是文字关纽也。” 元 王恽 《感皇恩》词序:“古人称文章与画同一关纽,所愧辞意恐不称於画也。”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文谱》:“集散者,或以振纲领,或以争关纽,或奇特形於比附,或指归示於牵连,或错出以表全神,或补述以完风裁。”
"关纽"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五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事物的关键枢纽或控制机关。《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淮南子》,原指门闩装置,后引申为事物的核心控制部位。如《齐民要术》中"水碓之设,关纽在枢"即强调机械运转的核心部件。
二、引申义项 在语言学范畴特指发音部位,《辞源》将其解释为"声母发音时口腔阻碍气流的位置",如清代音韵学家江永在《音学辨微》中所述"五音关纽,各有所从"即指声母的发音部位分类。
三、语源分析 从字形构成看,"关"金文字形像门闩横插状,"纽"小篆从糸丑声,本指系结衣物的带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二字组合后"取门户启闭之枢要义",体现中国古代"门户机制"认知向抽象概念的转化。
四、应用实例 明代军事著作《阵纪》中"营阵关纽,首在旌旗"将军事指挥系统比作机械枢纽;佛教典籍《大智度论》"十二因缘为解脱关纽"则赋予其哲学维度,体现词义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脉络。
五、权威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比喻事物中最紧要的部分或起决定作用的环节",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论述或文学创作,如"破解这道数学题的关纽在于辅助线绘制"。
“关纽”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指弦乐器(如琴、琵琶等)用于调节音高的机械部件,通过旋转转轴控制弦的松紧。
出处:唐代杜牧《张好好诗》提到“繁絃迸关纽,塞管裂圆芦”,描述了乐器演奏时转轴的作用。
比喻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或不同环节间的连接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中的用例。
爱巢案款状百舌鸟贬绝镖师比际禀体猜妒仓雅操检乘急撑拄弹指之间帝郊提溜堤水短箫翻山涉水峰回路转风宿水餐根蒂攻道骨朵子直瞽目烘炉会商将无作有讲习所刻纳跨下人苦涩联骞灵君鸾笺露晓美功闷倦密约偷期魔侯罗内因嫩妇女子蹑蹺槃头氐偏次卿子冠军穷竭戚友弱不禁风设笄身裁什袭而藏嘶歕推挽兔阙威音吴市之箫下僚贤朋溪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