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历数纲纪。《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如儒林刑辟,歷纪图典之用,稍增焉。” 李善 注:“歷纪,歷数纲纪也。”
(2).经历的世代。《文选·史岑<出师颂>》:“歷纪十二,天命中易。” 李善 注:“《汉书》曰, 汉 起元 高祖 ,终于 孝平 王莽 之诛,十有二世也。”
(3).经历一纪。极言历时之久。古历法以十九年为章,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传》:“天运歷纪,千岁一至。”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而吾子乃欲延蟪蛄之命,令有歷纪之寿。”
“历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与历史、时间记录相关。其详细解释如下:
“历纪”由“历”(历史)和“纪”(纪年)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历史的长河”或“年代的更迭”,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与历史变迁。
历数纲纪
指对历史脉络和年代体系的系统性记录。例如《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提到“歷纪图典”,李善注释为“歷纪,歷数纲纪也”(即对历史规律的总结)。
经历的世代
表示历史中不同朝代的更替。如《文选·史岑<出师颂>》中“歷纪十二”指汉朝历经十二代帝王。
古代历法的时间单位
古历法中,以19年为一“章”,4章(76年)为一“蔀”,20蔀(1520年)为一“纪”。“历纪”可指代极长的时间跨度。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考据,可参考《文选》相关注释及古代历法研究资料。
历纪是一个汉语词汇,可分为两个字:历和纪。历有历史、历程之意,纪表示记载、记录之意。所以,历纪的意思是记录历史和大事的纪录。
历纪的拆分:历(26画)+纪(120画)。
历的部首是厂,笔画数为5+5+5+5+6=26。
纪的部首是纟(纟是红的说文解字形,纺织品,也是线的引申义),笔画数为3+8+5+6+11+10+10+4+4+5+4+5+8+8+9+15=120。
历纪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中的《周书·春秋》。但在古代,历纪这个词并不常用。在现代汉语中,历纪一词主要指历史纪事的记录和编年体的文献。
历纪的繁体字是曆紀。
在古代,历纪的字形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然而,由于历史的演变和世代更迭,具体的古字形已经不易找到准确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 他成为了这个城市历纪的重要人物。
2. 这本书是一部编年体的历纪文献。
1. 历纪学:指研究历史纪录和编年体文献的学科。
2. 历纪事件:指重大历史事件和记录。
记载、演义、编年史。
遗忘、忘记、抹煞。
柏实人宝云背影儿参款尘迹趁虚而入持蠡测海创业史出力蹴步椴树独步当世返张分襟扞遏隔路诟叱龟辩贵号规整顾曲周郎趪趪黄梢花谱回告绛人街面上激朗及龄旧矩攫攘菊老荷枯骏足困馁来函略人量如江海麦气门帖密学女子无才便是德剽姚浅儒敲拍倾颠轻鯈确颅柔白沙鹿折减舍己为公索望朣胧童木透体望秋亡谓尾煞舞弊营私香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