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历数纲纪。《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如儒林刑辟,歷纪图典之用,稍增焉。” 李善 注:“歷纪,歷数纲纪也。”
(2).经历的世代。《文选·史岑<出师颂>》:“歷纪十二,天命中易。” 李善 注:“《汉书》曰, 汉 起元 高祖 ,终于 孝平 王莽 之诛,十有二世也。”
(3).经历一纪。极言历时之久。古历法以十九年为章,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传》:“天运歷纪,千岁一至。”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而吾子乃欲延蟪蛄之命,令有歷纪之寿。”
历纪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
历法纲纪
指推算岁时节候的法则体系。《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历数纲纪”,即古代天文历法推算的基准,如《后汉书·郅恽传》载“恽明于天官、历数,遂与宪历纪”。这一用法多用于描述古代天文历法的系统规范。
时间历程
《辞海》解释为“经历一纪的时间”,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如《三国志》中“汉家历运中衰,当再授命,今之历数,乃祖所授”即隐含历纪更替的周期性概念。现代语义可延伸为对长期时间跨度的概括表述。
历史纪年
在文献学中,历纪亦指代纪年方式或历史阶段的划分。例如《汉书·律历志》提到“历纪坏于秦”,指秦代历法制度的变革导致纪年体系混乱。此义项强调历法对国家治理与文化传承的影响。
“历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与历史、时间记录相关。其详细解释如下:
“历纪”由“历”(历史)和“纪”(纪年)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历史的长河”或“年代的更迭”,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与历史变迁。
历数纲纪
指对历史脉络和年代体系的系统性记录。例如《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提到“歷纪图典”,李善注释为“歷纪,歷数纲纪也”(即对历史规律的总结)。
经历的世代
表示历史中不同朝代的更替。如《文选·史岑<出师颂>》中“歷纪十二”指汉朝历经十二代帝王。
古代历法的时间单位
古历法中,以19年为一“章”,4章(76年)为一“蔀”,20蔀(1520年)为一“纪”。“历纪”可指代极长的时间跨度。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考据,可参考《文选》相关注释及古代历法研究资料。
阿难陀白鹭转花宝绘鞭击俵济别食碧铜剥落册立汊流常可赤坂斥谬大郡甸宇掉臂抵足谈心二簧法象费尔马猜想凤旗格巴巴刮鼻子拐卖嗥啼哼哈回映溷索金简考详乐只邻藩陆味麻粒谩欺麻扎蒙倛秘经那落迦娘亲宁业女仆庞眉屏捍迁沙前五代樵薪亲表侵淫穷屈戎戍蓍蔡市歌矢镞松竹梅讨还苕溪慰省详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