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蓍龟,筮卜。《楚辞·王褒<九怀·匡机>》:“蓍蔡兮踊跃,孔鹤兮回翔。” 王逸 注:“蓍,筮也;蔡,大龟也。” 南朝 陈 袁淑 《吊古文》:“书余言於子绅,亦何劳乎蓍蔡?”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於是穷蓍蔡以像告,考爻彖以情言。”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志坚於 印度 ,其成事也必胜於 印度 。此寧待著蔡而知乎!”
(2).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明 张居正 《少师存斋徐相公七十寿序》:“天下方以公为蓍蔡,何可一日无也。” 明 陆深 《溪山馀话》:“公和易,不事边幅,喜为后生辈谈论讲説,终日不倦……所谓国家之蓍蔡,若人是已。”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守龟》:“古人目老成人,则曰国之蓍蔡。”
“蓍蔡”是一个源自古代占卜文化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蓍蔡”由“蓍”和“蔡”组成:
因此,“蓍蔡”合称即“蓍龟”,代指古代占卜的两种工具()。例如成语“不待蓍蔡”形容事理明显,无需占卜即可判断()。
因占卜需借助蓍蔡预知吉凶,后引申为比喻有智慧、德高望重或能预见未来的人()。如:
“蓍蔡”既指具体的占卜工具,又衍生为对智者的赞誉,体现了古代卜筮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更多例证可参考《汉典》《楚辞》等文献()。
《蓍蔡》是一个成语,意为通过占卜预测吉凶祸福的意思。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使用蓍草和蔡草来进行占卜,以了解未来的情况。
《蓍蔡》是由部首草和部首艹构成的。其中,“蓍”部首草的部首是艹,它的总笔画数是9;“蔡”部首艹的部首也是艹,它的总笔画数是14。
《蓍蔡》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方式。在那个时候,人们使用蓍草或者蔡草来预测事物的吉凶。现代汉字中,我们只使用简体字,而没有繁体字。
在古代汉字中,写作《蓍蔡》的方式与现代稍有不同。这个成语的古代写法为“蓍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字的书写方式也会有所变化。
这个成语可以出现在以下例句中:
1. 他可以通过《蓍蔡》确定自己的未来。
2. 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蓍蔡》来预测降雨的情况。
一些与《蓍蔡》相关的组词包括:蓍草、占卜、预测、卜筮等。
与《蓍蔡》近义词类似的成语有:卜算子、观风拿影、揣摩、推测等。
与《蓍蔡》相反或相对的成语包括:明察秋毫、理直气壮、昭然若揭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