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谩欺的意思、谩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谩欺的解释

欺诳。《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老成慎趋好,后生守淳鲁;岂效相谩欺,衒牛沽马脯。” 明 归有光 《上高阁老书》:“谓之驭吏,而詼诡佞捷、姦諛嵬琐者,争先而为谩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谩欺(màn qī)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属于书面用语,指用欺骗、蒙蔽的手段对待他人,强调以虚伪不实的言行进行欺诈。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释义与词性


二、构词与语源

  1. 单字解析:
    • 谩(màn):本义为“欺骗”,《说文解字》释为“欺也”,引申为轻慢、诋毁。如《史记·高祖本纪》有“高祖谩骂之”。
    • 欺(qī):本义为“欺诈”,《说文解字》注“诈也”,强调以虚假手段蒙蔽他人。
  2. 复合逻辑:
    • “谩”与“欺”为同义复用,通过叠加强化“欺骗”含义,类似构词如“欺诈”“蒙骗”。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史记·龟策列传》:

    “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诞谩而不如忠信。”

    此处“诞谩”与“忠信”对举,凸显“谩”的欺骗性质。

  2. 《汉书·灌夫传》:

    “谩欺太后,罪当戮。”

    直接使用“谩欺”,指以谎言欺瞒太后,反映其贬义色彩。


四、权威工具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谩欺:欺骗。谩,亦欺也。”(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谩:欺骗;欺:欺诈。谩欺同义连用,意为蒙骗。”(1998年版)


五、现代使用与近义词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1963(影印本).
  4. 司马迁. 《史记》[M]. 中华书局,1959(点校本).
  5. 班固. 《汉书》[M]. 中华书局,1962(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谩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具体解释如下:

读音
根据权威词典(),「谩」在此词中读作mán(注音:ㄇㄢˊ),「欺」读qī,合为mán qī。

含义
意为欺骗、蒙蔽,指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以达到目的。例如:

构词与用法

注意
该词属于书面语,日常交流中极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贬义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备说不尴不尬参款长蔬崇阶传付鏓硐寸阴是竞大名难居黨組颠狂刁蛋定调子督责恩狎耳提面训飞茎凤皇爵富韩赶早乖伪聒气红朽昏花江元见米坚肕建言椒华金水襟韵可传科醵诳謼粮罂柳条蠛蠓鸣弋膜视纳赂闹吵吵抛持翩然悭吝侵黩倾曲倾炫七星车劝导三白食散赡捎连示怀顺比属辟慰谕无大不大无啓民无形中象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