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堆的意思、离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堆的解释

(1).亦作“ 离碓 ”。古地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境内 都江堰 。《史记·河渠书》:“ 蜀 守 冰 凿 离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碓﹞古‘堆’字也。” 宋 范成大 《怀古亭》诗题注:“ 怀古亭 在 永康 离堆 之上。 离堆 分 岷江 水,一派溉 彭 蜀 ,而支流道 郫县 以入於 府江 。”

(2).山名。在今 四川省 南部县 东南。 唐 颜真卿 《鲜于氏离堆记》:“ 閬州 之东百餘里,有县曰 新政 。 新政 之南数千步,有山曰 离堆 。斗入 嘉陵江 ,直上数百尺,形势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嶸而下逥洑,不与众山相属,是之谓 离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堆是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专业术语,指通过人工开凿将山体与主峰分离形成的独立丘体,常见于河道治理工程。该词最早见于《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

从地貌学角度,离堆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呈半岛状凸出河道,三面环水;其二,山体岩层结构紧密,多由砾岩构成,可抵御洪水冲击;其三,顶部常设有水利观测设施,如都江堰离堆上的伏龙观曾放置测水标尺。这种地貌改造体现了中国古代“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参考《中国水利史纲要》。

现存最著名的离堆遗迹位于四川都江堰景区,经碳十四测定为战国晚期开凿。该离堆长300米,宽140米,与玉垒山体分离后形成宝瓶口,有效控制了岷江水流,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特别强调离堆工程体现的生态水利理念。

网络扩展解释

“离堆”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领域来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地理名词(核心含义)

  1. 水利工程术语
    指被人工开凿或自然形成的孤立山体或半岛,常见于四川水利工程中。例如:

    • 都江堰离堆:李冰治水时凿开玉垒山形成的孤立山体,使岷江水改道,消除水患并灌溉成都平原。
    • 四川四大离堆:包括都江堰、乐山乌尤寺岷江离堆、洪雅岷江离堆及仪陇新政嘉陵江离堆,均与古代治水工程相关。
  2. 山体名称
    如四川省南部县东南的离堆山,唐代曾在此修建“景福宫”,后称“离堆观”。

二、其他领域引申义

  1. 成语用法
    “离堆”可拆解为“离开群体”,比喻独立行动或与众不同的思维,但此用法较为罕见。
  2. 计算机术语(需谨慎参考)
    极少数资料提到“离堆”指内存释放过程,但该解释缺乏广泛权威性支持,可能为特定领域术语。

补充说明

提示:若需了解四川离堆的具体位置或水利作用,可参考权威地理资料或水利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按班安足阿毗昙巴格达百塔寺悲怛绷吊鞭着兵械博具不避水火布水场地潮银臣孽遄死大动作道合志同盗啼雕顇调队子堕楼犯尾丰爵槁干革改还衡汗慄鹤唳风声胡浪火眸校改豭豚接驾畸鬼金络廉部帘庑寥萧笠泽老翁抹脸磨礲砥砺齧镞牛山木帕腹判解青山绿水曲喻桡色乳哺嫂溺叔援石屋鼠耗檀府天祥通话晚些无漏湘云鹤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