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离职守。《书·胤征》:“畔官离次,俶扰天纪。” 孔颖达 疏:“离其所居位次。”《战国策·楚策一》:“遂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於江,逃於 云梦 之中。” 诸祖耿 集注:“ 吴师道 曰: 姚 本,鸡,一作离。是时典守者皆离其局,故负其典以逃。 董説 曰: 刘向 《别録》曰, 楚 法书曰鸡次之典,或曰离次之典。离次者,失度之谓也。 秦 灭 楚 ,书遂亡矣。 朱起凤 曰:离字作鸡,形之误也。”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君子居则养於亲,出则委质於君,离次有罚,远游有戒。”
“离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离次指擅离职守,即未经允许离开自己的职位或岗位。该词多用于描述官员或职责所在者违背职责的行为。
《尚书·胤征》
记载“畔官离次,俶扰天纪”,孔颖达疏注“离其所居位次”,强调官员脱离职责的失序状态。
《战国策·楚策一》
提到“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诸祖耿集注指出此处“离次”可能因字形讹误(如“鸡”误作“离”),但核心仍指典守者失职逃离。
若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相关研究,可参考《汉典》《战国策集注》等文献来源。
《离次》是一个汉字词,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
《离次》可以拆分为“离”和“次”两个部分。其中,“离”的部首为示,笔画数为9;“次”的部首为次,笔画数为6。
《离次》是现代汉语词汇,来源于汉字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该词在繁体中的写法为《離次》。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一些差异。根据文献记载,古代汉字《离次》的写法略有不同。在古代甲骨文中,它的形状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但整体还是能够辨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状逐渐演变,逐渐接近于现代的字形。
以下是使用《离次》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离次》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庵子奔飙边岸碧华博射操次出气洞翠管大炮典借钓渭动因独当一面惇博恩谊狒狒丰秀更定过阴人辜限寒羞河豚怀慝溷器健忘窭薮开国元勋刻画枯霜老夫老相公莲唱两灵莲花界廉能粒选冥机僻性破凶青湓清新侵沮嘁嘁嚓嚓綦组柔煦缛节赡部洲剡纸摄氏温度计是非堆诗藳诗帖霜稻输灌束火挑谑通路子透晓仙坛闲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