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诛灭的意思、天地诛灭的详细解释
天地诛灭的解释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水浒传》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水浒传》第四四回:“ 石秀 道:‘丈丈,礼当。且收过了这本明白帐目。若上面有半点私心,天地诛灭。’”亦作“ 天地诛戮 ”。《水浒传》第八十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参见“ 天诛地灭 ”。
词语分解
- 天地的解释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
- 诛灭的解释 诛杀;消灭诛灭异端详细解释屠戮除灭。《战国策·中山策》:“抚其恐惧,伐其憍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 宋 苏辙 《历代论四·祖逖》:“ 晋 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
网络扩展解释
“天地诛灭”是一个汉语成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拼音:tiān dì zhū miè
- 释义:比喻为天地所不容,常用于誓言中表达违背承诺将遭受极严厉的惩罚。
- 结构:由“天”“地”“诛”“灭”四字组成,其中“诛”指谴责或消灭,“灭”表示彻底消亡,整体强调自然法则的不可违抗性。
二、出处与用法
- 经典出处:最早见于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定语,用于盟誓或强调严重后果的语境。
- 示例:
“若此事有半点欺瞒,必遭天地诛灭!”(现代仿古用法)
三、近义词与延伸
- 近义词:天诛地灭(语义完全相同,仅字序调换)。
- 文化关联:常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的“天诛地灭”混淆。后者原指“人不修善自身则天地不容”,后被曲解为自私的辩护。
四、注意事项
- 使用场景:多用于严肃语境,如古典文学、誓言或强调道德准则,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 权威参考:可查阅《水浒传》原文或成语词典(如汉典、百度百科)进一步验证。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演变,可查看相关文献或访问引用的网页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天地诛灭
《天地诛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描述某种力量或事件的毁灭性和强大程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天地诛灭的拆分部首为:天(田)、地(土)、诛(讠)、灭(火)。
天的笔画数为4,地为3,诛为10,灭为5。
来源
《天地诛灭》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确切考证,但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常常可以听到天地灭亡的说法,意味着极其灾难性和毁灭性的事件发生。
繁体
《天地诛灭》的繁体字写作「天地誅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天地诛灭」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天字、地字、诛字、灭字的基本形状和现代相近。
例句
1. 巨大的火灾使整个城市陷入了天地诛灭的恐怖之中。
2.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力量可以与天地诛灭相抗衡。
组词
天地分离、诛灭万物、天地崩塌
近义词
天崩地裂、大灾变、毁天灭地
反义词
太平盛世、安乐无忧、和平安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