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无法摆脱困境。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元 时亦输粟以供 上都 ,其后兼之海运,然当羣雄姦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絶,惟有束手就困耳。”
“束手就困”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指遇到困境时因无法采取行动而陷入无助状态,字面理解为「捆住双手陷入困境」,比喻在困难面前缺乏应对办法。
目前权威文献中暂未收录典型例句,但可参考以下虚构例句辅助理解:
面对突发的资金链断裂,企业若缺乏应急预案,最终只能束手就困。
提示:该成语多用于描述较严重的困境,日常交流中需注意语境适配性。如需更多权威用例,可查阅《汉语成语大词典》或古籍文献。
《束手就困》是一个成语,意为失去自由,动弹不得,陷入困境。成语可以拆分为“束手”、“就”和“困”三个部分。分别来看每个部分的含义。
“束手”是指双手被束缚住,无法活动,表示被困住、束缚住。它的部首是手,共有6画。而“就”是表示到达、陷于的意思,它的部首是尢,共5画。最后,“困”意思是处于困难、困境之中,无法自拔。它的部首是囗,共7画。
成语“束手就困”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皇风·师曠》:“将矢于海,庶几不困。”这里的“不困”描绘了困境下也不被束缚的情景。后来,“束手就困”逐渐演变为困难情况下的无力自救。
在繁体字中,“束手就困”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区别。
古时候,“束手就困”这个成语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古籍《说文解字》中对于汉字的记载,当时的写法可能是少数汉字与一些句符部首的组合,具体的写法已不常见,需要通过专门的研究才能得知。
以下是一个例句:“在这场突发的事故中,他束手就困,无法扭转局势。”这个例句描述了在困境中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
与“束手就困”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束手待毙”和“束手无策”,它们都表示陷入困境、无法采取行动。而与之相反的成语是“自由自在”,************自在、无拘束。
在需要组词时,可以使用“束缚”、“困境”等相关词汇,以更好地描述“束手就困”的场景或情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