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循的意思、蹲循的详细解释
蹲循的解释
逡巡,退让。《庄子·至乐》:“忠諫不听,蹲循勿争。”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二》:“蹲循当读为逡巡,古书逡巡字或作逡遁。 汉 郑固 碑‘逡遁退让’是也。此又作蹲循者,据《外物》篇‘帅弟子而踆於 窾水 ’,《释文》引《字林》云:‘踆古蹲字’,然则蹲循者,踆循也。 汉 碑作逡遁,《庄子》书作蹲循,字异而音义同矣。‘忠諫不听,蹲循勿争’,谓人主不听忠諫,则为人臣者当逡巡而退,勿与之争也。” 宋 晁补之 《谒岱祠即事》诗:“不觉下马拜,僮奴亦蹲循。”
词语分解
- 蹲的解释 蹲 ū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蹲下。蹲伏。蹲踞。蹲腿。 〔蹲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 喻呆着或闲居:蹲膘。蹲窝。蹲
- 循的解释 循 ú 遵守,依照沿袭:遵循。因循。循环。循规蹈矩。 古同“巡”,巡行。 笔画数:; 部首: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蹲循”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读音为dūn xún,原义指逡巡、退让,表示因犹豫或谦逊而暂时退避的状态。部分现代资料(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停滞不前、没有进展。
-
出处与演变
- 最早见于《庄子·至乐》:“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意为君主不纳忠言时,臣子应退让不争。
- 清代学者俞樾考证,“蹲循”是“逡巡”的异体写法,汉碑中多作“逡遁”,两者音义相同。
-
不同语境下的解释差异
- 古义:强调谦退、避让,如宋代晁补之诗句“僮奴亦蹲循”即描绘仆从恭敬退避之态。
- 现代延伸义:部分词典将其引申为“停滞不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
使用建议
若用于古文阅读或学术讨论,建议优先采用“逡巡、退让”的本义;若需表达“停滞”含义,需明确语境或辅以说明,避免歧义。
注:不同权威来源对“蹲循”的解读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实际用途参考对应领域的权威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蹲循(dūn xún)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事物在同一个地方待着或者做同样的事情。以下是对蹲循相关的一些内容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蹲(dūn)的部首是足(zú), 笔画数为13。
- 循(xún)的部首是彳(chì),笔画数为12。
来源:
蹲循并非一个独立的词语,而是两个独立词语的合并。蹲表示在原地弯曲膝盖坐下,等待或者做某事;循表示一种沿着一条特定路径重复进行的行为。将这两个词合并成一个词语“蹲循”就是指一个人或者事物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蹲下或者蹲着。
繁体:
蹲循的繁体字为“蹲循”。
古时候汉字写法:
蹲循作为一个现代词语,其古代汉字写法并不复杂。因此,其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形式基本相同,不存在明显的区别。
例句:
- 学生在课堂上蹲循等待老师的指示。
- 这只狗无聊地蹲循在门口,它似乎在等待主人回家。
组词:
蹲循可以作为一个复合词,在构建句子时可以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例如:
- 蹲循等待
- 蹲循观察
- 蹲循思考
近义词:
- 循环
- 重复
反义词:
- 移动
- 离开
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案论宝顶山摩崖造像逋谪倡酬惩办从兄错头第産迭宕递兴敦引風魔九伯拐棍古北骨革归杀过军寒耕含宏宏略淮白花生胡天神降拜讲石机耕队金鹤罏酒生考刺口珠愧耻灵峰柳子祠吏最醁醅苗脉靡密木牋泥菩萨过江牌手旁沿攀交淇奥蘧车任听肉试弱约上半夜潲水杀坯省员势不可当施疗双译秫米朔鼙笋鸡桃花潭水无济于事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