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南朝 齐 谢朓 。 朓 曾任 宣城 太守,故称。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姚鼐 《入山》诗:“取作分司随口句,惊人无復 谢宣城 。”
谢宣城,指南朝齐著名诗人谢朓(464—499年),因其曾任宣城太守,故世称“谢宣城”。这一称谓属古代以官职或地望代称人物的传统,常见于文学与历史文献中。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人物背景及文学地位三方面分述:
据《汉语大词典》释:“谢宣城”即谢朓,南朝齐诗人,与谢灵运并称“二谢”,因官至宣城太守得名。《中国历史人名大辞典》进一步说明: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为“竟陵八友”之一,山水诗成就卓著,对唐代律诗发展影响深远。
谢朓于建武二年(495年)出任宣城太守,虽任期仅一年,但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山水诗,如《宣城郡内登望》《游敬亭山》等,标志其艺术风格成熟。古代文人常以任职地尊称官员(如杜甫称“杜工部”),故“谢宣城”成为其代称,见于《南齐书·谢朓传》及后世诗话笔记。
“谢宣城”指南朝齐代著名诗人谢朓(464—499),因其曾任宣城太守,故得此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谢朓,字玄晖,河南太康人,出身显赫的谢氏家族。他是谢灵运的堂侄,文学史上并称“大小谢”,李白曾以“中间小谢又清发”赞誉其诗风。
“谢宣城”源于其官职:谢朓于公元495—497年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后人以任职地尊称他。这一称谓在唐代诗人杜甫、清代姚鼐的诗作中均有提及,如“诗接谢宣城”。
谢朓是山水诗派的重要代表,其诗风清新自然,注重声律与意境,对唐代诗歌影响深远。他在宣城期间创作了大量山水诗,既描绘当地风物,也融入个人情感,如《游敬亭山》等名篇。
谢朓因在宣城改善民生、推动文化发展,深受当地百姓敬重。后世文人常以“谢宣城”代指其文学成就与地方政绩,如杜甫、李白均视其为诗歌创作的典范。
“谢宣城”既是对谢朓官职的称谓,也体现了其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作品或具体事迹,可参考《南齐书》或唐代诗歌中的相关引用。
白亮亮板榻薄纱采莲子长毛鷐风池座大意东南竹箭堆谷场杜絶惇物二贺儿话泛博風規丰鉴干浼搆位骨辘辘郭公砖果行育德鼓鳍故冢鹤算魂惊胆颤奇函数敬共精奇古怪静晏计文慷慨激昂釦墀寇叛岿嵬梨花盏流匙六沴流沫离志乃耳恼羞成怒飘马儿搴旗取将却去日镜入目三师七僧舍眷申领石棱师锡收长束缊请火孙山通籍退放文章家五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