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意的意思、大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意的解释

[careless] 不经意、不仔细、疏忽

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详细解释

(1).大概的意思;要义。《管子·宙合》:“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粗知大意,又不委曲。” 宋 苏轼 《礼以养人为本论》:“夫礼之大意存乎明天下之分,严君臣,篤父子,形孝弟而显仁义也。” 巴金 《文学的作用》:“我没有留底稿,不过大意我可能不曾忘记。”

(2).大志。《后汉书·耿弇传》:“ 弇 因説护军 朱祐 ,求归发兵,以定 邯郸 。 光武 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王先谦 集解引 周寿昌 曰:“大意,即大志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县囚繫数百人, 畿 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宋 曾巩 《寄舍弟》诗:“士固有大意,秋毫岂能干!”

(3).谓疏忽,不经意。 鲁迅 《伪自由书·**的界限》:“即使有了**的明令,也千万大意不得。” 巴金 《关于<龙虎狗>》二:“敌机好久不来轰炸,大家也就大意了。”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意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大意”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名词:指主要内容或核心思想

表示对事物、文章、事件等核心内容的概括性描述。

二、形容词:指疏忽、不谨慎

表示因缺乏注意而导致的粗心状态,带有贬义色彩。

使用注意

  1. 语境区分:
    • 名词用法常与“概括”“理解”等动词搭配;
    • 形容词用法多与“疏忽”“不可”等词连用。
  2. 发音相同:两种含义的读音均为dà yì,需通过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建议在表达时通过具体描述(如“文章大意”“粗心大意”)减少歧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意(dà yì)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部首大和义组成。大意的拆分部首是大,笔画数为3。它常用于表示一个事物或概念的概括性概念或总结。 大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据推测,它最早出现在《尔雅·释言》一书中。在繁体字中,大意与简体字写法相同,即「大」和「意」。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大意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 以下是大意一词的几个常见用法和例句: 1.「我听了他的演讲,虽然有些不太明白,但大意我还是能理解的。」 2.「请你简单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大意。」 3.「我们应该从大意上理解这句话,而不要只看表面的字面意思。」 大意的一些组词包括:精神大意、大意失荆州、抓大意等。 与大意相近的词语有:概括、总结、要点等。 与大意相反的词语有:细节、具体、详细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