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風規的意思、風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風規的解释

1.风度品格。《宋书·张敷传》:“司徒故左长史 张敷 ,贞心简立,幼树风规。” 唐 白居易 《除孔戣等官判》:“驾部郎中 薛存诚 :廉洁直方,饰以词藻;中立不倚,介然风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邱军门 致 浙 抚书谓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真名将风规也。”

2.指文艺作品的风格。 宋 苏辙 《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之二:“《雅》《颂》成章早,《春秋》6*论长。风规留 叔向 ,文采似 中郎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金陵南唐画手》:“ 金陵 艾宣 ,工画花竹翎毛,孤标雅致,别是风规。”

3.风纪法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二郎适以人命被逮,直指廵方者,为 程 同谱,风规甚烈。”

讽谏规劝。《文选·张衡<东京赋>》:“故 相如 壮《上林》之观, 扬雄 逞《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壍,乱以收罝解罘,卒无补於风规,祇以昭其愆尤。” 薛综 注:“规,犹諫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風規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風規”是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与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風”在《汉语大词典》中具有“风气”“教化”“品格”等多重含义;“規”指“准则”“法度”,《说文解字》释为“有法度也”。二者组合后,“風規”指代典范性的品格或行为准则,常用于描述人物风范或群体规范。

二、词源与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中“风规存简素”,以“風規”赞颂李秘书的简朴品格。宋代以后,词义扩展至文学领域,如《文心雕龙》注疏提及“文章風規,见乎其辞”,强调作品的思想准则。

三、古籍例证

  1. 《杜工部集》:“风规踵伯夷,诗法窥群彦。”(形容品德承袭先贤)
  2.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士大夫風規峻整,民皆化之。”(指士族的行为规范影响民众)

四、现代应用

当代语境中多用于书面语,如“学者风规”“家风规训”,侧重表达传统道德与现代素养的结合。权威辞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标注为“具有教化意义的典范准则”。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汉语词典解释,"風規"(fēng guī)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三层含义,现为您详细解析如下:

  1. 风度品格 指人的精神气度与道德修养。如《宋书·张敷传》记载"幼树风规",指自幼培养高尚品格;唐代白居易评价官员时用"介然风规"形容其正直品格。

  2. 文艺作品的风格 特指文学艺术创作的独特格调。宋代苏辙在挽词中将《雅》《颂》的典雅文风称为"风规",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别是风规"则指画家艾宣的独特艺术风格。

  3. 风纪法度 指社会规范与制度准则。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中"名将风规"即指军事统帅的纪律典范,此用法多涉及社会治理层面。

该词属于古汉语书面用语,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历史人物评价或艺术评论领域仍具学术价值。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引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班駮班贡跋陟崩愧拨慢不获命澄觞瘳疾传问垂燿从壁上观翠饼点睛之笔邸钞东手接来西手去发松锋驲佛宫夫妇秆草建安七子谏正胶革疾费惊服廑念具发开水犀口淡蛮方毛氄面如灰土鸣雌牛下烹炮骈行纀属箝锁前题诎彊三覆三行尚古子赏世善和坊唼舌绅笏神垧拭拂市毫势籍叔度陂水芙蓉水甬舒启同生共死投至无文五岳真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