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謝宣城的意思、謝宣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謝宣城的解釋

指 南朝 齊 謝朓 。 朓 曾任 宣城 太守,故稱。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嶽陽樓》詩:“禮加 徐孺子 ,詩接 謝宣城 。” 清 姚鼐 《入山》詩:“取作分司隨口句,驚人無復 謝宣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謝宣城,指南朝齊著名詩人謝朓(464—499年),因其曾任宣城太守,故世稱“謝宣城”。這一稱謂屬古代以官職或地望代稱人物的傳統,常見于文學與曆史文獻中。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人物背景及文學地位三方面分述:


一、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謝宣城”即謝朓,南朝齊詩人,與謝靈運并稱“二謝”,因官至宣城太守得名。《中國曆史人名大辭典》進一步說明:謝朓字玄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為“竟陵八友”之一,山水詩成就卓著,對唐代律詩發展影響深遠。


二、曆史背景與官職關聯

謝朓于建武二年(495年)出任宣城太守,雖任期僅一年,但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山水詩,如《宣城郡内登望》《遊敬亭山》等,标志其藝術風格成熟。古代文人常以任職地尊稱官員(如杜甫稱“杜工部”),故“謝宣城”成為其代稱,見于《南齊書·謝朓傳》及後世詩話筆記。


三、文學地位與影響

  1. 詩歌革新:謝朓開創“永明體”,注重聲律對仗,其“餘霞散成绮,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句被推為五言詩典範,《詩品》評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2. 後世評價: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中直言“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印證其“小謝”别稱及文學史地位。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中國曆史人名大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南齊書·謝朓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鐘嵘《詩品》(文學古籍刊行社)
  5.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全唐詩》中華書局版)

網絡擴展解釋

“謝宣城”指南朝齊代著名詩人謝朓(464—499),因其曾任宣城太守,故得此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1.人物背景

謝朓,字玄晖,河南太康人,出身顯赫的謝氏家族。他是謝靈運的堂侄,文學史上并稱“大小謝”,李白曾以“中間小謝又清發”贊譽其詩風。

2.名稱由來

“謝宣城”源于其官職:謝朓于公元495—497年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後人以任職地尊稱他。這一稱謂在唐代詩人杜甫、清代姚鼐的詩作中均有提及,如“詩接謝宣城”。

3.文學貢獻

謝朓是山水詩派的重要代表,其詩風清新自然,注重聲律與意境,對唐代詩歌影響深遠。他在宣城期間創作了大量山水詩,既描繪當地風物,也融入個人情感,如《遊敬亭山》等名篇。

4.曆史評價

謝朓因在宣城改善民生、推動文化發展,深受當地百姓敬重。後世文人常以“謝宣城”代指其文學成就與地方政績,如杜甫、李白均視其為詩歌創作的典範。


“謝宣城”既是對謝朓官職的稱謂,也體現了其文學地位與曆史影響。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具體事迹,可參考《南齊書》或唐代詩歌中的相關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嚣嚣伯昏亳丘子跛足從事不來神財赆彩色片腸荒臣妾吃白相飯丑問吹台大兵團呆老漢搭手打油火鄧世昌地堰耑函蠹民梗政薾然愕眙反覆匪徒馮戎赙賜俯瞰怫怒觀台果刑信賞滑不唧溜湟波黃亞姑假節侯稼穑翁稽弘禁方糾責枯毀窺踰淩物留礙利足隆豺木魅輕麗晴雨計犬科缺課缺月散發盛陰死生交談兵婉然香桶兒相襲獻曝小頭小腦消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