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缊请火的意思、束缊请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缊请火的解释

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緼”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 唐 李德裕 《积薪赋》:“时束緼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緼,一本作“ 藴 ”。亦省作“ 束緼 ”、“ 束藴 ”。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 临邛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 邯郸 下客,效处囊於 赵 相。” 宋 林逋 《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緼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 唐 白居易 《得景娶妻三年无子舅姑将出之诉云归无所从判》:“虽配无生育,诚合比於断絃;而归靡适从,庶可同於束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束缊请火”是一个古代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1.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汉书·蒯通传》,后《韩诗外传》也有类似记载。
  2. 故事背景:
    • 一位婆婆因家中丢肉误会儿媳偷窃,将其赶出家门。邻居为帮助儿媳,假借“狗争肉致死需火化”为由,向婆婆借火,巧妙化解误会,使其追回儿媳。

三、结构与用法


四、例句参考


五、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汉书》或《韩诗外传》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缊请火》的意思:

《束缊请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把被子捆绑起来请人帮忙点火。这个成语比喻通过与他人合作来解决自己的困难。

成语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缊请火》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缶」和「火」,缶的笔画数为6,火的笔画数为4。

来源:

《束缊请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这本古代史书中,描述了楚国的大夫季札遇到困难时,通过捆起自己的被子并向人们请求帮助点火的故事。

繁体:

《束缊请火》的繁体字是「束緜請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缊」字的写法为「緜」,「緜」字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部分表示纺线的车,右边的部分表示线裹的样子。

例句: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他懂得《束缊请火》,向同事们寻求帮助,最终解决了问题。

组词:

相约束缊、请火求帮、捆缚求援

近义词:

请人帮助、合作解决问题

反义词:

独自应对、孤立无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