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书·禹贡》:“ 终南 、 惇物 ,至于 鸟鼠 。” 孔 传:“三山名,言相望。” 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 扶风 武功县 有 太一山 ,古文以为 终南 ; 垂山 ,古文以为 惇物 ,皆在县东。”惇或作“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华山 为西岳,在 弘农 华阴县 西南,古文之 惇物山 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陇山 、 终南山 、 惇物山 ,在 扶风 武功县 西南也。” 明 何景明 《述归赋》:“极 崤 函 之重塞兮,由 惇物 於 太华 。” 宋 程大昌 认为“惇物”指 终南山 高广而物产丰厚,非山名。见所撰《雍录》卷五。
“惇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进行解读,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根据《尚书·禹贡》记载,“惇物”是古代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以公正、忠诚的态度对待事物”,其中“惇”指诚信,“物”指事物。不过这一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现代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水经注》等古籍原文。
《惇物》是指真诚地对待他人,以诚待人,重视人情。
《惇物》的拆分部首为心(xīn)和(xìn),总计10个笔画。
《惇物》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惇父弃物,以报于季。”意为孔子为了报答自己的父亲对于物品的迁就和舍弃,采取了帮助季孙修缮室内的举动。
《惇物》的繁体字为「惇物」。
在古代,「惇物」的字形与现代相似,没有太大变化。
1. 他对于工作非常认真,总是以惇物待人。
2. 他的行动充满了惇物的精神,赢得了许多人的敬重。
诚惇、礼惇
诚恳、真诚、忠诚
虚伪、伪善、欺诈
白拂被子植物边极鼻凹炳发操舟朝乾夕愓成荫穿戴慈壼当道大一统调疏短封高频头寡闇瓜战鼓鼓囊囊诙笑惛懵家户角持金华省积委狷忿快意婪酣类禋良辰两重廉清聊天礼物落不是慢令猫鬼免身眇身母国闹混攀告跑马占圈弸彋清采青山不老热诚冗扰上首深春识度私孩子堂帖铜钹望影揣情蜿转弦歌西安事变校旗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