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胁从的意思、胁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胁从的解释

[be an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被迫相从者;胁迫别人相从

其余胁从,罪有大小,咸各赦除。——《英烈传》

详细解释

(1).被迫相从者。《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孔颖达 疏:“其被迫胁而从距王师者,皆无治责其罪。”《三国志·魏志·郑浑传》:“虽有随者,率胁从耳。” 唐 许天正 《和陈元光平潮寇》:“落剑惟戎首,游丝繫胁从。”《明史·李裕传》:“ 裕 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秦良玉遗事》:“ 良玉 审其为恶者诛之,胁从皆释缚。” 陶成章 《浙案纪略》《浙抚致军机处电》:“著严拿首要,解散胁从,以销隐患。”

(2).指被迫相从。《隋书·史祥传》:“贼尔日塞两关之路,据仓阻 河 ,百姓胁从,人亦众矣。”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况前件人等,悉是 东川 将吏百姓及寄住衣冠,与逆党素无管属,贼军奄至,暂被胁从。”《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张玄稔 尝戍边有功,虽胁从於贼,心尝忧愤。”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三》:“一则涉於疑似,一则近於胁从,於罪为稍轻。” 巴人 《牛市》一:“ 日祥阔嘴 呢,据说是胁从的,不予论罪。”

(3).胁迫别人相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宫里雁 ﹞实止带练八百人,又胁从 阿瓦 缅 子、 木邦 摆夷 及掳掠男妇共三千餘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胁从”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具体含义,主要分为法律术语和普通词语解释两类:

一、法律术语中的“胁从犯”

根据《刑法》第二十八条,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其核心特征包括:

  1. 主观非自愿性:因受暴力威胁、恐吓等精神强制被迫参与犯罪,而非主动选择。
  2. 行为受限性:虽参与犯罪,但作用较小,通常不主导犯罪实施。
  3. 法律后果:按照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二、普通词语中的“胁从”

作为一般词汇,“胁从”指被迫顺从或参与某事,包含三层含义:

  1. 被迫相从者:如“其余胁从,罪有大小,咸各赦除”(《英烈传》)。
  2. 被迫相从的行为:如“百姓胁从,人亦众矣”(《隋书》)。
  3. 胁迫他人相从:如“胁从分子”中的动词用法。

三、使用场景与示例

四、相关反义词与延伸

总结来看,“胁从”既是一个法律概念,也是描述被迫行为的通用词汇,核心在于强调非自愿性和外部强制力的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胁从》的意思

《胁从》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被他人迫使或者强迫从属于某个事物或者行为,不得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或行动。

《胁从》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胁从》的拆分部首是“脉”和“从”,其中“脉”是该字的上部部首,而“从”是该字的下部部首。它的笔画是11画。

《胁从》的来源

《胁从》一词是由“胁”和“从”两个字组成的,它们分别有各自的独立的意思。胁的意思是指胸部两侧的局部肌肉或者下位受屈,而从的意思是指服从或者跟随。因此,结合在一起,胁从就指某人从属于某个事物或者行为。

《胁从》的繁体

《胁从》在繁体中的写法是「脈從」。

《胁从》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的《胁从》有时也被写作「脉从」,字形上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胁从》的例句

1. 在这个邪恶的帮派中,他被迫胁从,无法自拔。
2. 虽然他内心反感,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还是选择了胁从。

《胁从》的组词

胁从者、胁从关系、胁从行为、胁从态度等。

《胁从》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顺从、从属、随从、服从。
反义词:抵抗、反抗、反叛、违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