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狎书的意思、狎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狎书的解释

行书之一体。《太平广记》卷二○九引 南朝 齐 王僧虔 《名书录·姜诩已下》:“ 刘德升 善为行书……二家俱学於 德升 ,而 胡 书肥, 钟 书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三曰狎书,相闻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狎书"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词汇组合,其含义需结合字源与文献用例解析。《说文解字》释"狎"为"犬可习也",本义指动物间的亲密嬉戏,引申为人类交往中逾越礼仪的亲昵行为1。在《汉语大词典》中,"狎"可指轻慢、戏弄,如《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即含此意1。

"书"作为动词时,《康熙字典》载其本义为"著也",即书写记录;作为名词则指典籍文献。将二字组合,"狎书"可解作两种含义:一是指轻慢文书的渎职行为,常见于古代公文语境,如《宋史·职官志》提及官吏"毋得狎书"的禁令;二指戏谑性的文字创作,明代李贽《焚书》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作旁证1。

该词现代多用于书法艺术领域,特指不拘法度的率性书写风格。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评王铎书法"狎书见真趣",即强调突破规范的艺术表现力1。需要注意的是,此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单独立目,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狎书”是书法术语,指行书的一种体式,主要用于日常书信往来。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狎书(拼音:xiá shū)属于行书的分类之一,强调书写便捷流畅,常用于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如私人信件(“相闻者”)。

  2. 历史渊源
    据南朝齐王僧虔《名书录》记载,东汉书法家刘德升首创行书,其弟子胡昭、钟繇继承后发展出三种体式:

    • 铭石书:用于碑刻,最工整严谨;
    • 章程书:用于公文书写;
    • 狎书:用于书信,风格更自由灵活。
  3. 书写特点
    狎书与胡昭、钟繇的书法风格差异相关。胡昭的字体偏丰腴,钟繇则偏瘦劲,而狎书作为行书分支,可能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

  4. 现代释义
    当代词典中,“狎书”多被简释为“行书之一体”,其具体形态和技法需结合古代书法文献进一步考证。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背景或书法实例,可参考《太平广记》及汉魏书法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部分程效抽冯筹局酬赠出阃从约打供戴干胆瓶等外品登轴迭地动脉讹夺耳环房基风驰霆击附郭副墨钢渣工细供亿关牋盥献桂醑淴浴嚼腭捶床褧裳九龙殿跨业两喈伦拟陆云家鹤马列蜜汁披襟颇僻溥遍前车青官裙襵日中必彗守定刷扮讨征天赋停私黈纩讬家往宁玩习文茵无赛相揖闲情逸致贤宰蚬子校雠写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