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轴的意思、登轴的详细解释
登轴的解释
进任要职。 清 杜岕 《东山行》诗:“ 长江 画南北,公志耻登轴。”
词语分解
- 登的解释 登 ē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僴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记载:登记。登报。登载。 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 轴的解释 轴 (軸) ó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轴心。轮轴。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画轴。卷轴。 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专业解析
“登轴”是一个相对少用且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 本义:登车或登船(动词)
指踏上车辆或船只,表示开始行程。
- 释义核心: “登”意为“由低处到高处”,“轴”在此指代“车轴”或“船体”(因船形似织轴或车轴可代指车船)。合指“登上交通工具”。
- 典籍例证:
- 《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虽未直接出现“登轴”,但描绘了登船涉水的场景,体现了“轴”代指舟船的意象背景。详见《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相关条目释义。
- 部分地方志或古诗文中,可见“登轴”描述士子启程赴考或官员离任启程的情景。其文化意义更侧重于“启程远行”的象征。
二、 引申义:书画装裱完成(动词)
指书画作品经过装裱,已卷在轴杆上,达到可供悬挂或收藏的状态。
- 释义核心: “轴”指书画装裱后用于卷收的“轴杆”。“登轴”即指作品已完成装裱工序,成功安装到轴杆上,成为完整的卷轴形式。
- 行业应用: 此用法多见于传统书画装裱行业术语或古籍著录中,描述作品最终完成的形态。
- 例如古籍著录中可能记载:“某画作,绢本设色,经某某装池,已于某年某月登轴。” 意指该画已装裱完毕。可参考《中国书画装裱术语辞典》(故宫博物院编)等专业工具书。
“登轴”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义依据上下文可分为:
- 动态行为: 指“登上车船”,表示启程出发(本义)。
- 静态状态: 指书画作品“完成装裱并装上轴杆”,成为卷轴(引申义,行业术语)。
其文化意义更侧重于“启程远行”或“艺术成品完成”的象征性表达。如需最权威、详尽的释义及例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大型权威语文辞书的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登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
基本含义
“登轴”读作dēng zhóu,原指古代官员上朝时登上高台或高架,象征地位崇高。后引申为“进任要职”或“受到重视”,多用于形容人晋升至重要职位或获得特殊待遇。
-
来源与演变
- 该词源于古代官员的礼仪制度,登高台的行为被赋予身份尊贵的象征意义。
- 清代诗人杜岕在《东山行》中写道:“长江画南北,公志耻登轴”,此处“登轴”暗含对追逐权位的批判,进一步印证其与官职相关的含义。
-
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登轴”较少使用,但在文学或历史讨论中,仍可指代晋升高位或获得显要地位,带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
该词结合了具体动作(登高)与抽象意义(地位提升),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其侧重本义还是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颁定抱空窝不管彩牋蚕候尝膳阐蛙潮解扯攞宸鉴赤杨得位东怒西怨二红饭恶相仪蜚遯風興雲蒸粉花改救箇把工具宫奴广牡鲑禀函数汗衣黑尾回极互证贱走祭吊鲫瓜儿敬姜犹绩蚗龙昆媦劳慰乐昏离恨天满盛美地鸣谢暝阴鸟注配边前晚青牛翁轻云起影铨録塙核室第瘦鹤束緼请火襚礼陶土梼戭讨针线纤瘦枭群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