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玩习的意思、玩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玩习的解释

(1).玩味研习。《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官事小闋,輒玩习书传。”《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自今以后,羣臣皆当玩习古义,修明经典,称朕意焉。”

(2).习惯;习以为常。《汉书·武帝纪》“秋,马生 渥洼水 中” 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 南阳 新野 有 暴利长 ,当 武帝 时遭刑,屯田 敦煌 界,数於此水旁见羣野马有奇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 利长 先作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

(3).犹玩忽。 宋 李纲 《论水便宜六事奏状》:“比年以来,玩习苟简,护卫之卒散於抽差,备御之储耗於转易。”《文献通考·经籍一》:“歷岁浸久,有司玩习,多致散缺,私室所閟,世或不传。”参见“ 玩忽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玩习”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含义主要有两层,且带有一定的语境色彩:

  1. 反复研习、钻研、玩味:

    • 这是“玩习”最核心的含义。“玩”在此有“研习”、“体味”、“揣摩”的意思,“习”则是“学习”、“练习”、“熟悉”。合起来指对某种知识、技艺、法令、典籍等进行深入、反复的学习、研究和体会,以求精通。
    • 例证与引用:
      •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 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 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以射策甲科为郎。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郎。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常为先进,名誉出方进下,心害其能,论议不右方进。方进知之,候伺常大都授时,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得,其后居士大夫间未尝不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颜师古注:“言其玩习法令。” 这里颜师古用“玩习”解释翟方进对法令的深入研究和精通。
      • 《辞源》(商务印书馆)对“玩习”的释义之一即为:“研习;玩味。”
  2. 因熟悉而轻慢、狎近、不庄重:

    • 这层含义是由第一层引申而来的负面意义。当对某人或某事过于熟悉后,可能会失去应有的敬畏、尊重或庄重态度,变得轻慢、狎昵或不以为意。
    • 例证与引用:
      • 《后汉书·皇甫规传》:“今臣还督本土,糺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臣虽污秽,廉洁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 李贤注引《左传》曰:“鹿死不择音。”并解释道:“音,荫也。言鹿将死,不暇择庇荫之处。比喻己将死,言不善也。… 玩习既久,谓其不足畏也。” 这里李贤用“玩习”解释敌人因为长期接触(皇甫规)而产生了轻慢之心。
      • 《辞源》(商务印书馆)对“玩习”的另一释义为:“狎近;轻慢。”

“玩习”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其核心意义是指对事物进行深入、反复的研究学习(玩习法令/典籍),但由此也可能衍生出因过于熟悉而轻视、不庄重的负面含义(玩习既久,遂生轻慢)。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

网络扩展解释

“玩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不同语境可分为以下三类,结合权威文献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玩味研习
    指深入体会和钻研学问或经典。例如《三国志·吴志·士燮传》记载“官事小闋,輒玩习书传”,说明士燮处理完公务后常研读典籍。这一用法强调对知识的反复琢磨,常见于古代文人对经典的研读场景。

  2. 习惯;习以为常
    表示长期重复形成的行为惯性。《汉书·武帝纪》注引李斐的典故中,暴利长通过“持勒靽”让野马逐渐习惯,最终捕获,即用“玩习”形容马匹对行为的习以为常。现代也可引申为对某事物的熟悉或自然反应。

  3. 犹玩忽
    带有消极含义,指对待事物不认真、轻慢疏忽。如《后汉书·桓帝纪》批评官员“所在玩习,遂至怠慢”,强调因习惯而懈怠渎职的现象。

二、延伸解析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三国志》《汉书》等原始文献,或参考《汉典》《辞海》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捭阖纵横邦人傍舍饱满财蓄憯憯参贯出臆澹怀眈学电报典列恩威并用耳子芳襟風訊粉脸贡墨国仇家恨馘俘徽册讲灯敬职金伤进贤黜奸蠲略立候六街鼓溜水勉谕冥夜骈赋牵忙清彻泉室取必日月山丧声歪气上春霎时间蛇伏声振寰宇设如折苕事衷双溪熟耕疏襟顺爱睟面盎背探口风僮客脱口卫幕文章宗匠屋基乌玉玦相悖详玩谢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