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分钱的意思、五分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分钱的解释

汉 初钱币。荚钱的一种。《汉书·高后纪》:“六年春……行五分钱。”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所谓荚钱者。” 丁福保 《<古钱大辞典>后叙》:“得五分钱及五分钱之极薄者,即可补《史》《汉》注语之不详。”自注:“五分钱亦为荚钱之一种,《汉书·高后纪》‘六年行五分钱’是也。攷 高后 二年因荚钱太小,故别行八銖半两钱,此钱三枚,使用时可抵 秦 半两二枚。亦觉不便,故再行五分钱。五分钱者,五分十二銖而得二銖四絫,为泉一枚之重,即以五枚抵 秦 半两一枚,得此可以正古来注五分钱者之太略。又有形式相同,而极薄者,其重已不及二銖,即《史记·平準书》所谓‘荚钱益多轻者’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分钱的汉语词典释义

“五分钱”是一个汉语名词短语,其核心含义指:

  1. 基本含义:

    • 面值: 指中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的一种基础面额单位。其字面意义是“五”个单位(五)的“分”币(分钱)。
    • 货币单位: “分”是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之一,1元 = 10角 = 100分。因此,“五分钱”即等于0.05元人民币,或半角钱。
  2. 历史背景与实物形态:

    • 在中国人民币的历史上,特别是在第二套(1955年起发行)、第三套人民币流通时期(1960年代至1980年代),五分钱主要以硬币形式存在,也曾短暂发行过纸币(如1953年版纸分币)。
    • 硬币通常由铝镁合金等材质铸造,特征明显:正面为国徽图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背面为麦穗图案环绕面值“5分”及发行年份。这些硬币是当时小额交易和找零的重要媒介。
  3. 语言构成:

    • “五分钱”是一个典型的“数词+量词/单位+名词”结构。
      • “五”是数词,表示数量。
      • “分”在此语境下既是货币单位名词,也带有量词性质,表示货币的最小单位之一。
      • “钱”是名词,泛指货币或钱财。
    • 这种结构清晰表达了货币的具体数额和单位。
  4. 文化与社会意义:

    •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20世纪中后期),五分钱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可以买到诸如冰棍、糖果、铅笔、橡皮等小商品。
    • 因此,“五分钱”常出现在描述过去生活场景、物价水平、童年回忆的文学或口语表达中,承载着一定的时代印记和怀旧情感。它象征着那个年代微小的经济单位和朴素的生活消费水平。

总结来说,“五分钱”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中国人民币的一种基础面额单位,价值等于百分之一元的五倍(即0.05元),历史上主要以硬币形式流通,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语言结构特征和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五分钱”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使用场景进行解释:

一、历史货币(汉初)

  1. 定义与性质
    五分钱是汉朝初期流通的货币,属于“荚钱”的一种。荚钱因形似榆荚而得名,特点是轻薄且重量较轻。

  2. 重量与换算
    根据《汉书·高后纪》记载,五分钱以“五分十二铢”为基准,实际重量约为2铢4絫(汉代1铢=24絫)。五枚五分钱可抵秦代一枚半两钱(12铢),体现了汉初货币减重的经济政策。

  3. 发行背景
    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因八铢半两钱使用不便,重新推行五分钱,反映了汉代货币制度的调整过程。

二、现代含义

三、英语中的相关表达
需注意英文短语“five-and-ten”并非直译,实际指代廉价杂货店(five-and-ten-cent store),与中文“五分钱”无直接关联。

总结
“五分钱”的核心含义为汉代货币,现代则延伸为人民币单位或象征性小额资金。若需进一步了解收藏价值或历史细节,可参考《汉书》记载及钱币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晻鬰百疏八落标表碧草宾帱産生虫儿传薪逴越打恭弹兑胆破道傍李彫飕调足帝典缔结高粱隔句公莫舞光雾故椟红黑帽后法黄绶懽燕浑浊活支煞将毋降职将佐家支缉睦留日龙凤团茶沦滞卖清门戟渺漠鸟师女德鹏鲲铅察清潭渠弭如火燎原三条路沈籁时牌霜序瞬瞚死僇淘索天大地大天癸舞弄文墨险诞小祠狭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