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论列罪状上告。 宋 欧阳修 《论尹师鲁墓志》:“遂又言其为仇人挟情论告以贬死。”《元典章·兵部一·正军》:“若有凶徒恶6*党闪避军役,风闻公事,论告官吏,恐吓钱物,严行治罪。” 明 《杀狗记·院君回话》:“从来结义深,他还论告我怎生禁。”
(2).论著和告身(授官文凭)。《宋史·张齐贤传》:“时 薛居正 子 惟吉 妻 柴氏 无子早寡,尽畜其货产及书籍论告,欲改适 齐贤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论告汉语 快速查询。
“论告”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
指详细列举罪状并向上级或官府告发。该用法常见于古代司法文书或历史文献中,例如:
“论”指学术论著,“告”即告身(古代授官凭证)。例如《宋史·张齐贤传》记载薛居正家族将“书籍论告”作为财产的一部分,此处“论告”即包含著作和官职证明。
建议在阅读古籍时优先参考前两种解释,若涉及现代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论告》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就某个问题或者事件发表意见或观点,向公众告知。
《论告》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讠”(讠部),右边是“告”(告部)。它的总笔画数为9。
《论告》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意为向人宣告。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公告,政府声明和学术报告等文本。
《论告》的繁体字为「論告」。
在古代,写作《论告》的方式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含义相似。
1. 学校发出一份《论告》,宣布学校将举行运动会。
2. 政府发表了一份《论告》,敦促市民节约用水。
3. 该研究报告是一篇有关环境污染的长篇《论告》。
1. 论文
2. 公告
3. 告示
1. 声明
2. 告诫
3. 告知
1. 未告知
2. 争辩
3. 不认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