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卧龙的意思、卧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卧龙的解释

[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详细解释

(1).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徐庶 ﹞谓 先主 曰:‘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嵇康传》:“﹝ 钟会 ﹞言於 文帝 曰:‘ 嵇康 ,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 嵇康 为虑耳。’”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一:“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清 陈之遴 《北固山》诗:“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

(2).《汉书·王章传》:“ 章 为诸生学 长安 ,独与妻居。 章 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颜师古 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后因亦以“卧龙”指贫困的人。 唐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诗:“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3).形容山势绵延起伏。 唐 钱起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凤来百里,右顾卧龙横半州。”

(4).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 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宋 梅尧臣 《寄许越州》诗:“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卧龙”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核心含义

  1. 比喻隐逸的杰出人才
    指具有卓越才能但尚未显露或隐居的人,典出《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曾听闻“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后以此称诸葛亮,成为其代称。

  2. 字面意象
    原指“睡卧的龙”,如北周庾信诗句“盘根似卧龙”形容树根盘曲如龙形。


二、引申含义

  1. 自然形态的比喻

    • 形容山势绵延起伏(如钱起诗句“衣香拂卧龙”)。
    • 描述树木或根茎盘曲之状(如“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 特殊语境下的代指

    • 唐代戎昱诗中曾以“卧龙贫”指代贫困但有潜力的人。
    • 现代也用于地名,如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文化象征

“卧龙”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智慧”的推崇,强调内在能力与外在时机的结合。诸葛亮作为典型代表,其“卧龙”称号体现了未遇明主前的蛰伏状态。

注:部分引申义(如指代贫困者)使用较少,多见于特定诗文,需结合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卧龙

卧龙(wò lóng)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卧(wò)和龙(lóng)。

部首和笔画

卧的部首是卩,总共有6画;龙的部首是龍,总共有16画。

来源

卧龙一词可能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卧龙起”,意为潜伏的龙腾起、崛起。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卧龙也指代有着潜力和才能却隐藏在平凡之中的人。

繁体

卧龙的繁体字为臥龍,龙部分的“龍”字采用了繁体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卧龙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具体字形随着历史演变而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是卧龙,隐藏在平凡的外表下,拥有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2. 这座城市卧龙藏虎,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组词

卧龙山、卧龙城、卧龙谷、卧龙庄、卧龙院

近义词

沉默寡言、蛰伏不出、潜龙

反义词

傲龙,直立龙

别人正在浏览...

爆发变星悲痛镚子馋獠冲淡大才带引打视的皪丁中动脚短策遁阴匿景儿家烦褥逢涌符敕福征父族干妹子更新换代龟林号弓好奇花期溷浊糊嘴教学法借光鸡鸣齎怒尽致橘核句检客槎宽叡癞儿列巴圈栗房流言蜚语芦簰目裂牛皮船盘搅披子魌头七言律日本三百瓮虀桑海王国僧庵商展省耗鼠母说誓太上忘情维檝下情稀饭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