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百瓮虀的意思、三百瓮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百瓮虀的解释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虀,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宋 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卷上:“旧传一贫士死,见阴吏,为言‘当再生,汝有三百瓮虀禄未尽。’ 陆放翁 《病愈》絶句云:‘镜中无復旧朱颜,一笑衰翁乃尔顽。三百瓮虀消未尽,不知更著几年还?’戏用此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百瓮虀”释义

“三百瓮虀”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字面意为“三百瓮腌菜”,比喻生活极度清贫,长期以粗劣食物度日。其核心内涵是形容人安于贫贱、甘守清苦的境遇,多含褒义,强调在物质匮乏中坚守志节的精神。

一、本义与引申义

二、典故溯源

此典最早见于宋代笔记《侯鲭录》:

有一士人贫甚,夜则露香祈天,益久不懈。一夕,方正襟焚香,忽闻空中语曰:“帝闵汝诚,使我问汝何所欲。”士答曰:“某所欲甚微,但得衣食粗足,逍遥山间水滨,以终其身足矣。”空中大笑曰:“此乃上界神仙之乐,何可易得?若富贵,可立致。”士曰:“余非敢望神仙,但得三百瓮虀,一百瓮盐,老于布衣,足矣!”空中复笑曰:“此却可得,待明日。”

故事中,士人拒绝富贵而求“三百瓮虀”,彰显其淡泊名利的品格,成语由此定型。

三、用法与语境

  1. 褒义用法:

    赞颂甘守清贫的节操。如清代沈起凤《谐铎》评:“三百瓮虀,胜五侯鲭。”意指清贫之志胜过珍馐美味。

  2. 自谦或自嘲:

    文人常以“三百瓮虀未足”自喻生活清苦,如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自称“三百瓮虀居士”。

四、文化内涵

成语浓缩了中国传统士人“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与“箪食瓢饮”“曲肱而枕”等典故同源,均出自《论语》中孔子赞颜回之语,体现儒家对精神富足的推崇。

参考文献

  1. 苏轼《苏轼文集·与米元章书》,中华书局,1986年。
  2.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 张岱《陶庵梦忆》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
  4. 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篇》,中华书局,2009年。

网络扩展解释

“三百瓮虀”是一个源自宋代的成语,用来形容长期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基本解释

字词解析

出处与典故

  1. 宋代故事:据《娱书堂诗话》记载,一位贫士死后,阴间官吏称他“三百瓮虀禄未尽”,意为命数未终,仍需返回人间继续过清苦生活。
  2. 陆游诗句:南宋诗人陆游在《病愈》一诗中自嘲道:“三百瓮虀消未尽,不知更著几年还?”以此表达晚年贫病交加的境遇。

使用场景

读音与写法

这一成语通过夸张的意象,生动刻画了古代文人清贫的生活状态,常见于诗词和典故中。

别人正在浏览...

白骨百岁羹摆袖却金被侵略者便壶别韵璧翣驳牓残兵豺兕儳路持枢春飙摧嗺德泽點句高赞光棍一条庋间皓雪黄祇浑化呼图克图戛服江稻渐入佳境嚼舌头桀然锦被花精神文明静温进退路穷亢极之悔廓穹老圃连茵黎豆六玺龙鵄逻辑耄倦梅花墅名册内人家女性配衬披襟乾烦弃朝情怀起弄三星在户石趾俗仪田连跳虫文深之柱杌杌无直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