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卧龍的意思、卧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卧龍的解釋

[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比喻隱居或未露頭角的傑出人才

諸葛孔明者,卧龍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詳細解釋

(1).喻隱居或尚未嶄露頭角的傑出人材。《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徐庶 ﹞謂 先主 曰:‘ 諸葛孔明 者,卧龍也,将軍豈願見之乎?’”《晉書·嵇康傳》:“﹝ 鐘會 ﹞言於 文帝 曰:‘ 嵇康 ,卧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 嵇康 為慮耳。’” 唐 溫庭筠 《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之一:“粉署見飛鵩,玉山猜卧龍。” 清 陳之遴 《北固山》詩:“飲馬幾回虛割據,卧龍從古混漁樵。”

(2).《漢書·王章傳》:“ 章 為諸生學 長安 ,獨與妻居。 章 疾病,無被,卧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顔師古 注:“牛衣,編亂麻為之,即今俗呼為龍具者。”後因亦以“卧龍”指貧困的人。 唐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詩:“舉世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卧龍貧。”

(3).形容山勢綿延起伏。 唐 錢起 《賦得歸雲送李山人歸華山》:“蓋影隨征馬,衣香拂卧龍。” 明 高啟 《蕭山尹明府吳越兩山亭》詩:“左招舞鳳來百裡,右顧卧龍橫半州。”

(4).形容樹木或樹根盤曲之狀。 北周 庾信 《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 宋 梅堯臣 《寄許越州》詩:“卧龍生茗舌,鼓角催新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卧龍”一詞在漢語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字面本義

指盤卧或蟄伏的龍。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征祥瑞與力量,“卧”則強調其蓄勢待發、隱而未顯的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無鍊接)、《現代漢語詞典》(無鍊接)。


二、核心比喻義:隱逸的傑出人才

此義項最為常用,典出三國時期諸葛亮。

詳細釋義:

比喻隱居未顯、懷有雄才大略之人,尤指具備治國安邦之能的智者。其特質包括:


三、引申用法

  1. 地名代稱

    • 河南省南陽市有“卧龍崗”,相傳為諸葛亮隱居地,今建有武侯祠;
    • 四川省汶川縣有“卧龍自然保護區”,因山勢如龍盤踞得名。

      來源:《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無鍊接)。

  2. 人名或别號

    曆史人物常以“卧龍”為號,如明代文學家李贽别號“溫陵卧龍”。


四、文化符號意義

“卧龍”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隱逸與濟世相統一的價值觀,強調内在才能與外在機遇的結合,成為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之一。


參考資料原文來源:

  1. 《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古籍原文及工具書無直接可引用鍊接,以權威出版物信息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卧龍”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核心含義

  1. 比喻隱逸的傑出人才
    指具有卓越才能但尚未顯露或隱居的人,典出《三國志·諸葛亮傳》。劉備曾聽聞“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後以此稱諸葛亮,成為其代稱。

  2. 字面意象
    原指“睡卧的龍”,如北周庾信詩句“盤根似卧龍”形容樹根盤曲如龍形。


二、引申含義

  1. 自然形态的比喻

    • 形容山勢綿延起伏(如錢起詩句“衣香拂卧龍”)。
    • 描述樹木或根莖盤曲之狀(如“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
  2. 特殊語境下的代指

    • 唐代戎昱詩中曾以“卧龍貧”指代貧困但有潛力的人。
    • 現代也用于地名,如四川“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三、文化象征

“卧龍”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隱逸智慧”的推崇,強調内在能力與外在時機的結合。諸葛亮作為典型代表,其“卧龍”稱號體現了未遇明主前的蟄伏狀态。

注:部分引申義(如指代貧困者)使用較少,多見于特定詩文,需結合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背城一戰常宿讒姬稱奇道絶疇懷詞手怠廢大堡礁典象二言詩芳烈鳳語佛桌兒伏道觀睹嫢嫢皈投海南沈珩璜鶴顧何乃橫征苛役見敝儉居奸民鑒台濟拔進房寄在不寄失巨盜隽德連霄寥宇流水無情六宅使溜轉冒難湎演暝鐘摩肩接毂磐礴烹龍煮鳳前良七零八落契切湫湄楸棋儒經三統數據流計算機條别沃灑霧氣烏署無它鄉慕骁銳小組長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