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色彩或花纹标识爵位与名号。《汉书·王莽传下》:“初京师闻 青 徐 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 颜师古 注:“文谓文章,号谓大位号也,一曰号谓号令也。”
文号是汉语中表示公文或法规标识的专业术语,指代由机关、团体或单位按照特定规则编制的文件编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文号是“公文、法规等文件的编号”,主要用于区分不同文件的类别、年份及顺序。
在行政领域,《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规定,正式公文须标注“发文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例如“国办发〔2023〕5号”,其中“国办”代表国务院办公厅,“2023”为年份,“5号”指年度内第5份文件。
从法律角度,《立法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行政法规公布后需在国务院公报中刊载标准文号,如“国务院令第XXX号”,以体现其权威性与溯源性。
文号的规范使用既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的技术标准,也是政务公开透明化的重要实践,常见于政策发布、档案管理及法律援引等场景。
“文号”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时代背景理解:
指行政机关公文的发文字号,由三部分组成:
此编号体系实现公文可追溯管理,便于档案归类与检索,是行政文书规范性的重要体现。
《汉书·王莽传下》记载其原指标识爵位的纹饰与名号:
注:实际运用中应以公文术语解释为基准,古代用法多见于文献研究,比喻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辨疏灿错策戒蹈袭前人谍查冬狩东土九祖断奶度量衡讹僻非时浆风肉感导工机贯矢顾护纥纥宏钜话碴儿漶化缓火环纽护书家仇减字木兰花佳醖金层坑子离纚留遗里应外合蟒身懋官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密司忒淖污平风静浪敲敲打打穷露桑藓上邪烧酒生蘖时体识字知书守持书脊天眼通铁鑛通方偷荣望峯息心王小二过年稳丽污涂戊戌六君子狭吝翔翺相室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