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偷荣的意思、偷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偷荣的解释

窃取荣禄。《后汉书·袁绍传》:“若使苟欲滑泥扬波,偷荣求利,则进可以享窃禄位,退无门户之患。”《三国志·吴志·张昭传》:“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荣昧进,日尔一日。”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怀邪伪以偷荣,豫利己而忘生者,逆人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偷荣(tōu róng)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过不正当或苟且的手段获取虚假的荣耀、名位,强调所得荣誉缺乏实质支撑,带有贬义色彩。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苟且获取虚名

    “偷”在此处取“苟且、侥幸”之义(《说文解字》:“偷,苟且也”),而非盗窃;“荣”指荣耀、显达。合指以投机、欺瞒等不当方式博取表面荣华,如《后汉书·王符传》载:“偷荣之士,耻于素餐。” 形容靠谄媚权贵而非真才实学获得地位者。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0卷,第124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526页。

  2. 短暂而不稳固的荣耀

    隐含所得荣誉如浮云易散,如宋代刘克庄诗:“偷荣何苦效仪秦。” 暗讽通过权术获得的虚名终难长久。

    来源:《全宋诗》卷三〇五;《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89页。

二、字源与结构

三、文献用例

  1. 《后汉书·崔骃传》

    “岂肯偷荣昧进,以徼宠禄?”——批判为求高位而丧失原则的行为。

  2. 明代归有光《与沈敬甫书》

    “若偷荣窃利,非吾志也。”——表明不屑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名利的立场。

    来源:《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四、同义与反义词

五、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今多见于文史研究或批判性语境,如评价历史人物时称:“奸相贾似道偷荣误国,终致宋室倾颓。”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472页。

网络扩展解释

“偷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ōu róng,指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荣誉、地位或利益,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


2. 词语结构


3. 出处与用法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5. 现代启示

“偷荣”虽为古语,但揭示了人性中对名利的贪婪。现代社会仍可借以警示:追求成功需以正道,而非投机取巧。例如,学术造假、职场钻营等行为均可视为“偷荣”的变体。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原文,可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古籍,或访问沪江在线词典(来源1、6)。

别人正在浏览...

唉声叹气鼇天背不住贝叶篇鄙俚闭隐不可分离创世纪传书出蒐打插雕鈲雕灭叮咛厎宁番降供应舰汉阳造涣烂获齿奸民减排记工静域夸嫮赉况辣挞乐辞缧絷敛容犁鹕柳车流普龙骧矛矟耦国配郊喷浆法偏躬掐死起令随令骑马带子琼枝玉树雀迷眼如拾地芥散白三检山外申表石林朔参官説来话长四遐搜牢孙大圣铁线描停丧外伤刓敝遐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