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心,属意。《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僕委意於君,何以相辜如此?”《三国志·蜀志·杨洪传》:“况吾但委意於 元俭 ,而君不能忍邪?”
“委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核心解释
根据古籍记载,“委意”意为倾心、属意,即对某人或某事表现出专注、信赖的态度。例如《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中提到“僕委意於君,何以相辜如此?”,此处“委意”即表达对对方的信任与托付。
现代延伸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将自己的意愿和决定交给他人,体现尊重与信任”,强调在合作或团队场景中主动让渡决策权,以促进协作。
古籍用例
现代适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委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尊重他人的意愿,顺从他人的意愿。也可以用来形容顺从他人的决定,不违背对方的意愿。
《委意》这个词由“女”字部首和“未”字部首组成,共有10个笔画。
《委意》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蔡邕的人,在做官时非常谦和,甚至对一些不合理的命令也不敢违抗,因为他始终委意于人。后来,蔡邕的儿子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蔡文姬,也继承了父亲委意于人的品质。
《委意》的繁体字为「委意」。
古代汉字的写法多种多样,对《委意》这个词来说,古代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委」字的古代写法可以是「威」加上女字旁,表示弯曲屈膝,象征顺从。
1. 他毫不犹豫地委意于朋友的建议。
2. 为了维护团队的和谐,大家都应该委意于集体利益。
委情、温顺、从众、服从
顺从、遵循、听从
抗拒、违抗、反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