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兑的意思、抵兑的详细解释
抵兑的解释
犹抵换。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且京师之马,不必给 蓟 ; 蓟镇 之马,免於解京。互相抵兑,两为便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陞迁·清钱粮》:“少则代赔,多则抵兑别役。”
词语分解
- 抵的解释 抵 ǐ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俷 )。 到达:抵京。抵临。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兑的解释 兑 ì 交换:兑换(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兑现。汇兑(两地通过信件或电报交换款项)。 液体从一个容器注入另一个容器,一种东西搀到另一种东西里去:兑点热水。 八卦之一,代表沼泽。 直:“松柏斯兑”。
网络扩展解释
“抵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抵兑”指用一种事物或行为抵消、替代另一种事物或行为,核心含义为“抵换”。例如在财务、物资调配等场景中,双方通过等价交换实现补偿或平衡。
二、字义分解
- 抵(dǐ):
- 本义为支撑、抵抗,引申为抵消、抵押、抵偿等义,如“收支相抵”。
- 兑(duì):
- 表示交换、兑换(如货币兑换),或液体转移,亦指“兑现”。
三、历史用例
- 明代文献:唐顺之《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提到“互相抵兑,两为便益”,指两地通过马匹交换实现便利。
- 清代文献:黄六鸿《福惠全书》中用于描述钱粮调配时的抵换关系。
四、现代应用
常见于经济或行政管理场景,例如:
- 军粮差价补贴中,用军用粮票折抵兑换差价;
- 资源调配时以某类物资抵换另一类物资,实现平衡。
五、读音与注音
总结来看,“抵兑”强调通过等价交换实现抵消或补偿,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应用场景。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例句,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抵兑(dǐ duì)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用货币或者货物来兑换东西,也指通过兑换来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下面是关于抵兑的一些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抵字由左侧的扌部和右侧的氐部组成,总共有9画。
来源和繁体:抵字来源于古代的象形字,古代金文中的抵字以手指触摸金属为形象,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形状。在繁体字中,抵字的左边有一个额外的冎部。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的抵字没有具体的变化,基本上和现代写法一致,只是筆劃的形狀和寫法可能略有差異。
例句:1. 他把金钱抵兑成了一辆新车。2. 我们可以用积分抵兑商品。
组词:抵达、抵挡、抵抗、兑现、抵消等。
近义词:兑换、交换、转化。
反义词:失兑、无法兑换。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